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问:

青年是国家的栋梁,然而现在不少青少年因流连网吧而荒废课业,甚至沉迷网络的虚拟世界,造成人格与价值观的偏差,不但爱慕虚荣,注重吃喝玩乐,生活起居不正常,尤其上网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的案例也时有所闻。

面对这个问题,家庭、学校、社会似乎都难以防范,甚至束手无策。请问大师,佛教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青少年的问题吗?

星云大师:

现在的青少年,有两个状况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他的未来。一是好奇心,第二是欲望。

好奇心和欲望都是人的本能,不能不随顺发展。但是由于青少年的人生阅历浅,自制能力不够,往往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加上不良朋友的引诱,容易误入歧途。

例如,因为好奇而抽烟、赌博,甚至吸毒等。尤其现在很多青少年迷恋网吧,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以致荒废学业,引发种种问题,所以身为老师或家长,要能培养小孩子正当的兴趣,以纠正他的好奇心与欲望。

多年前,蒋经国先生在台湾倡导青年团,让青年利用寒暑假的空档参与团队活动,到户外接触大自然,从事正当的娱乐活动。当时青少年的问题明显比现在少很多。

除了提倡正当娱乐之外,建立健全的家庭,营造家的温暖,也能把青少年从网吧乃至一些不良场所抢救回来。

现在的小孩子教育不好,行为偏差,父母也有责任。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孩子到寺庙里,见了法师就说:“师父!我捡到十块钱,我要添油香。”法师一看,很亲切地赞美他:“你拾金不昧,真是一个乖孩子!”

第二天,他又到寺庙里,告诉法师:“我又捡到十块钱,我还要添油香。”法师说:“你运气真好,又捡到了十块钱,真是太好了。”

第三天小孩子又如法炮制,再到寺院添油香。法师觉得奇怪,怎么你运气这么好,每天都能捡到十块钱?

小孩这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来,说:“师父!我跟你说实话,其实我家里很有钱,但是我不快乐,因为爸爸妈妈几乎天天吵架,吵了架就骂我,而且骂得很难听。但是我到寺院里来,你都赞美我,说我很乖、很好,你讲的话很好听,所以我来添油香,就是为了要听你讲好话。”

人活在世上,最大的欲望就是希望过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有很多家庭因为父母不和,或者管教不当,儿女在家庭里得不到快乐,所以就会往外发展,希望从外面寻找刺激,获得快乐。

尤其一般年轻人,一心追求的大多以爱情为重。只是爱情往往是无常变化的,万一情海生波,一时经不起,很容易就被情感打倒,有的消极颓唐,自暴自弃,甚至闹自杀。

我曾经遇到一个年轻人,失恋后准备跳水自杀。我把他救起来以后就问他:“为什么要自杀?”他说:“就是失恋啊!”

我说:“天上的星星千万颗,地上的人儿比星多!你真是傻瓜,为什么自杀只为她一个呢?”每一个人都有父母、兄弟、朋友,为什么只为一个人自杀呢?

所以年轻人有时会钻牛角尖,做父母或老师的,应该给予其教育,在他们童年乃至少年时期,就要预备这方面的知识,要知道事情随时会有变化,“无常”随时可能发生。

另外,有的年轻人希望有钱,可是有钱也可能会被骗、被抢;有的人想要有名,可是有名的人,爬得高也跌得重!

所以,世间“五欲”:财、色、名、食、睡,这里面的快乐与痛苦,究竟何者为多?实在难有定论!

不过能够肯定的是,以有限的物质,想要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这是不可能的。

20年前,中国大陆人人都梦想能有一部脚踏车,但是改革开放以后,脚踏车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又希望能有摩托车;有了摩托车,又希望能有小汽车。

有了汽车,就满足了吗?没有。看到人家的进口车,心想如果我也有一部就好了!当拥有了进口车,就真的会快乐吗?还是不快乐,因为“我还没坐飞机”呢!

所以,人生在物质上追求快乐,永远不能满足。我觉得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知足、明理、懂因果,当有则有,当无则无,不要做无谓的妄求。

佛教有所谓的“八正道”,主张人要有正常的经济、正当的职业、正见的思想、正命的生活。过去中国的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一般称作“旧道德”。

现代的年轻人可以有新思想,但是为了保身立命,“旧道德”还是很重要的。尤其人“宁可正而不足,也不要斜而有余”,因此行走“正道”,才是人生最平坦的道路!

本文选自《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2023),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12岁出家,1949年赴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并担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300余所道场,创办24所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50部「云水书坊」行动图书馆、50余所中华学校、16所佛教学院、5所大学等。星云大师著作等身,现有300余册著述,并被翻译成英、日、德、法、西、韩、泰、葡等20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2013年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6年向国家博物馆捐赠北齐佛首,现为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终身荣誉总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