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府,歙为首。千年府县同城,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万年桥上车辆川流不息,练江上摇橹翩翩,徽州古城见证着城外的斗转星移,也张开怀抱接纳四方游客感受文化跳动的脉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旅游观光式打卡向沉浸式体验转变,歙县致力于打造“一城”“一江”“一乡”品牌,全面整合文旅资源,精心策划、重磅推出系列文旅新产品,徽州古城新型文化业态彰显活力,新型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逐渐涌现。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魅力四“歙”的古城穿越历史时空,循“新”出发,向“新”而行。

山水悦动光影

“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千年古邑,岁月更迭,一砖一瓦沉淀着时光的痕迹,一椽一檩深刻着城市的肌理,一街一巷诉说着人间的烟火。站在古朴的石桥上,漫步在古城的小巷中、登上古老的城墙,每一帧的画面都是那样静谧而又美好。

节假期间,化着精致妆容、身着各类服饰来歙县旅拍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山水与人文绝美融合的古城成为了他们绝佳的“背景板”。据统计,端午假期,歙县共接待游客15.7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35.08%、73.04%。

“很好!保持这个姿势不动,脸向我这边侧一点,面带微笑……”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引导着游客呈现出最佳状态,然后轻轻按下快门,用镜头捕捉游客与古城的最美瞬间。节假日期间,徽州古城内的那马旅拍体验馆生意火爆。来自湖州的游客周敏很喜欢传统的徽派建筑,这次在歙县感受徽文化魅力的同时,还和朋友拍了一组古装时尚大片。对于这次的古城旅拍体验,她和朋友都很满意。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歙县,一座与汉服适配度极高的城市,一座与镜头合拍度极高的城市,“旅拍热”正兴起,让热爱旅拍的游客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旅拍体验,也为歙县的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遗闪耀徽州

自一城窥徽州盛景,品非遗现徽韵绵延。

一处处历史遗迹诉说着古徽州的过往。步入府衙,“明镜高悬”匾额立于大堂之上,依山面水的徽式后花园精致小巧。中国唯一的八脚牌坊——许国石坊于东谯楼处,石坊雕饰艺术巧夺天工,精美的图饰蕴含深意。鹅卵石铺就街巷小道,古民居、古井于一体的斗山街,在人间烟火气中浮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歙县。

歙县有中国式浪漫——鱼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伴随着铿锵锣鼓声,一条条鱼儿摇头摆尾,起伏游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歙县有刀刻火燎的文明传承——徽墨歙砚。把时光揉刻其中,等待徽墨在歙砚中缓缓晕开,笔尖蘸墨,一挥而就,瀚墨留香千古。歙县有一出“好戏”——徽剧。灰墙白瓦间的一抹胭脂红,唱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不妨去古城内的歙县非遗馆、曹氏二宅、斗山街,体验这些非遗的魅力。

文旅赋能下的市集,广纳地方好物,构建消费场景,激发城市商业活力。2020年6月,歙县创新开办安徽省首个非遗夜市——“徽州古城非遗夜市”,助力夜经济。传统徽文化与现代戏剧演出巧妙结合,歙县把千年徽州古城设置为演出剧场,推出了“徽州府有囍”沉浸式戏剧演出。今年五一期间,彰显古风古韵、蕴含徽州文创的美学市集“徽物集”浪漫开集,景区购票游客超10万人,带动收益超600万元。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千年古城焕发新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窗口”讲好故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文化会友,以赛事相约,徽州古城是歙县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4月27日,“国际青年看中国安徽黄山行”活动第一站在徽州古城,来自四个国家的外籍导演与国内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共同合作拍摄有关徽州文化的纪录片。

6月7日晚,“和谐节日”端午线上文化交流活动在徽州府衙举办,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让美国民众直观感受徽州浓郁的端午氛围。

6月17日,“老外讲故事·相约徽州”主题活动在徽州古城启动,来自俄罗斯、阿根廷、波兰等地的5位国际体验官走进歙县徽州古城,体验徽州优秀传统文化,推介徽州的风光、风物、风俗、风味。

“国际化”的标签深深镌刻在徽州古城的发展基因中。

同时,一场场精彩赛事从古城出发,越过歙县山水,走向全国甚至世界。不止骑·2024第五届环黄山自行车赛(歙县站)在徽州府衙广场鸣笛开赛,此次赛事吸引了1100余名骑行爱好者共同参赛。2024黄山徽州古城百公里越野赛启动仪式在徽州古城举行,吸引了来自9个国家近三千名选手报名参赛。

秀丽壮美的山水画廊,绚烂多彩的人文气息,歙县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在这片古老而充满韵味的土地上,旅游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和心灵的触动。

左手“徽文化”,右手“山水画”,歙县这么近,那么美!(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