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陈道明一贯人淡如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随着《庆余年2》爆火网络。

69岁的陈道明再度进入公众视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郎朗曾这样评价他:

“陈道明弹的琴,是演员里最好的”。

很多曾和陈道明合作过的演员都说:“陈老师每天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用来看书,在拍戏住宿的宾馆里,陈老师也会随身带几本书。陈老师也写了一手好字。”

这些点滴细节,毫无疑问都是陈道明长期以来累积沉淀出来的成果。

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陈道明如同一股清流,遗世独立,出淤泥而不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受杨澜访谈时,陈道明曾直言不讳地说:

“应酬简直是一种煎熬,一群人喝得醉醺醺,一句话和你说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七八次,我就很窝火,特别烦。”

正如他的人生态度一样,享受着最高级的人生智慧:对伴侣放养,对孩子散养,对自己富养。

放养伴侣:亲密关系里,需要恰当的松弛感

陈道明和夫人杜宪结婚三十余载,两人始终恩爱有加。

夫妻二人甚少在荧幕前出现,但是却又始终挂在彼此的心上。

陈道明每次接受采访,他最感谢的人莫过于他的夫人杜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宪为了支持陈道明的演绎事业,放弃了中央电视的工作,全身心的隐匿在家庭中,成为了陈道明的贤内助。

两人虽然台前很少露面,但是从陈道明入行到现在“0绯闻”上足以看出彼此的信任之深,恩爱不移。

在这段人人艳羡的婚姻里,可以看出一个细节。

双方在各自的领域都能顶起一片天地,各自为王。

而在相处的时候,又能放下现实利益的纠葛壁垒,全身心地投入进亲密关系中如鱼得水。

这样的松弛感,就是维稳亲密关系最好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绛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这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态度,也体现在她与钱钟书的相处之道上。

他们相互尊重,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不强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正是这种“放养”的方式,让他们的婚姻关系更加稳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都会陷入一种误区。

认为最好的婚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无间。

但事实并非如此,过分紧密的关系只会让彼此感到压抑,再好的夫妻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也需要相对自由的空间,让自我的灵魂发光发热。

人生最好的姿态就是留白,放在亲密关系中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散养孩子: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陈道明低调的性格也延续到了他的女儿陈格身上。

女儿陈格并像娱乐圈诸多星二代一样,一出场就有影帝老爹为其铺路,她二十多年的演绎生涯基本都是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子女教育上,陈道明更是将“松弛感”运用到极致。

他很少在公众面前提起女儿,也基本不插手女儿的事业,他只是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将其领到正道,尔后便是海阔天空任鸟飞,任凭女儿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也撒手不管。

在陈道明的散养之下,女儿陈格也逐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越剧演员在各个舞台上大放异彩。

虽然她没有延续父亲的星光之路,可也能算得上是“虎父无犬子”,凭自己的能力造成了一番真本事。

不难发现一件事,愈是能够成功的人,他们的背后必然都有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

现在有太多的家长在子女的教育上过分的用力,恨不得插手进子女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中,替儿女走好成长的每一步。

事与愿违的是,父母越是用劲,儿女越是没劲。彼此之间劲使不到一处,最后导致儿女一事无成,父母空有期待。

弘一法师说:儿女来到父母的家里都是自带“口粮”的。


每个孩子都有一套他们自己的成长方式,无需父母的过分干预。父母们只要记得一点:

无论孩子最后长成小草还是大树,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养自己:自己活成一束光,无论到哪都漂亮


富养自己这四个字在陈道明身上运用到了极致。

中年之后,陈道明就开启了“离群索居”的生活。

除了必要的参演之外,他甚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在朋友圈中更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边缘人物”。

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富养自己这件事上,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馥郁灵魂香气。

谈及对生活的看法,陈道明说:

“人心一乱,一切就乱了。最好的生活方式,是甘于寂寞,不拘泥于名利。”

人过了一定的年纪,就会进入“断崖式”的孤独中。这种感觉并不是惶恐而是从未有过的心安。


如同蝉鸣如织的夏夜里突然降下一场倾盆大雨,安静了整个岁月年华。
学会富养自己,是享受生命的开始。

正如毕淑敏说:

“一个人只有将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状态,才能变成一缕柔软的棉纱,与千疮百孔,百转千回的世界,温暖相拥,织就精彩绚烂的人生。”

生命最好的状态就是能及时卸载人生的负累,都把命运调成“极简”模式,享受属于自己的“柔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