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战时内阁刚解散,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也面临垮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挪威外交大臣艾德表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或将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垮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缺乏资金。

这并非艾德本人的推测,而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告诉他们的。挪威是巴勒斯坦的主要支持国和捐款国之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向他们发出了呼救和警告,如果保持现状将难以为继。

该机构面临的困境,我们可以从美国国务院的声明中窥探一二。上周,美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罕见对以色列财长斯莫特里赫发出谴责,要求其尽快归还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3500万美元税款,以维持该机构正常运转。

可能有人不明白,巴勒斯坦政府的税款,怎么会在以色列手里?众所周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位于约旦河西岸,而约旦河西岸的各项权力都被以色列政府掌控,包括税收和财政。

这样一来,巴勒斯坦从外国进口的商品要经过以色列海关的严格盘查,由此产生的税收也由以方代为收缴,再转交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但在去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方就停止了向巴方移交税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极右翼财长斯莫特里赫

扣留巴勒斯坦的税款也就算了,以财长斯莫特里赫日前居然声称,要把这3500万美元都分发给遭遇“恐怖主义迫害”的犹太人家庭,把别国税款拿来给本国民众发抚恤金,这是赤裸裸的强盗行径。

这还不算完,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解雇了约9万名巴勒斯坦劳工,并拒绝让他们入境。巴勒斯坦常年处于以色列的封锁之下,国内根本没什么产业和工作机会,很多人都以在以色列打工为生。

现在他们唯一的工作机会被剥夺了,还被封锁起来不能外出,这是要把人往绝路上推。再加上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加大了对巴勒斯坦人的搜查和逮捕,极端犹太定居者也愈发猖狂,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对立,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根据世卫组织上周发布的报告,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约旦河西岸已经有521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有126名儿童,另有超过5000人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士兵对峙

以方扣留巴方税款的行为,导致约旦河西岸的医疗机构陷入危机,药品短缺是常态,诊所和医院平均每周只能接诊两天,运营能力大幅下降,这还是在医务人员停发或少发工资的前提下。

而在以色列政府的封锁和压迫下,巴勒斯坦人出行就医严重受阻,更是加大了治疗的难度。从去年10月到今年5月,约旦河西岸提交的28292份异地就医申请中,44%遭拒或未被受理,相当于100个人中只有56人被允许出门看医生。

当人被逼到一定程度,难免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左右都是等死,还不如拉一个垫背的,约旦河西岸虽然没有哈马斯,但也有其他抵抗以色列的武装组织,他们不仅是以色列政府的心头大患,同样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所忌惮。

毕竟,一旦约旦河西岸局势恶化,以色列必然会拿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出气。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巴勒斯坦政府,巴民族权力机构从未放弃过接管加沙地带的愿望,前段时间还提出希望在战后由他们管理加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

在这个背景下,任何可能和以色列爆发冲突的武装组织,都会影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统一大业”,奈何哈马斯名气和实力都不容小觑,连以色列都不能打败他们,更何况是承平已久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所以合作才是最佳选择。

哈马斯近年来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一味地付诸武力解决问题,而是希望通过国际社会落实两国方案,本轮冲突爆发后他们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

今年4月,哈马斯表示,如果能与以色列实现永久停战,并落实两国方案,他们愿意解除武装力量,成为巴勒斯坦的一个政党,届时巴勒斯坦人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出代表。

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但就目前看来,要想实现这一设想,暂时还看不到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