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屡禁不止,而且越禁止越叛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在,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处理和电子产品的关系呢?

首先,不能不承认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的好的一面和便利的一面。

电子产品只是信息承载的一种一种方式,通过优质的视频节目,可以扩展孩子们的知识面,可以不出家门去认识世界和社会。通过一些优质的互动游戏,也可以增加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这都不能接触的话,大家都回到原始时代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不应该把电子产品直接打上“有害”标签,进行简单粗暴地全面禁止。

第二,既然大人都对刷手机乐此不疲,我们为什么要剥夺孩子从电子产品中获得愉悦感的权利呢?

这和吃零食,吃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垃圾食品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知道方便面不好吗?不知道麻辣烫不好吗?不知道辣条不好吗?但是吃起来嘴上爽呀,心里愉悦啊,我们只要能够控制好量就好了。

一个没有零食的童年虽然健康了,但是对孩子来说难道不是一种遗憾吗?之于电子产品是一样的道理。

第三,家长有义务帮助和带领孩子,更加安全和卫生的接入信息化数字化世界。

我们的孩子早晚有一天会长大,会开始接触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是完全无法避免的事情。

如果我们完全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那么有一天当孩子直面手机和互联网的时候,孩子会不会像有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不知所措?况且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坑,木马病毒、网络诈骗、广告营销无处不在,数不胜数。

如果我们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点一点的帮助孩子去接入和认识电子产品,帮助孩子逐渐的增长用网卫生、反诈知识,对他们来说是不是更危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电子产品你防是防不住的。孩子上网课、做作业、各种打卡,哪一样能够离开电子产品?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当其他小朋友都在谈论热播剧、常打的游戏、流行歌曲时,你的孩子什么都不知道,是不是对孩子的社交和心理也会有不好影响呢?

诚然电视、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它们对眼睛不好,如果用来打游戏和刷毫无营养的视频,很容易引起上瘾,给孩子使用这些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因噎废食地搞一刀切的禁止显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在电子产品的管制方面,家长一定不要搞刀切,而是区分场景、区分时间、区分程度、循循善诱。

在学校场景下,就是要禁止带电子产品;而在家里,家长应该小心翼翼的,适度的,逐渐的给孩子放开电子产品的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增长用网卫生知识的同时去帮助他们增强自控能力,让他们知道电子产品只是只是一种工具,要合理地使用,而不要被它们控制,沦为它们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