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两份名单,你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第一份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是曹雪芹、胡雪岩、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对于这两份名单中的人物,第一份都是状元,第二份都是落第的秀才,两者相比,似乎是第二份的落第秀才比较出名,反而是状元却不为人知。历史上有不少的落第秀才,他们甚至能力大到足够颠覆一个王朝。

1、黄巢

黄巢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一个落第秀才,他长大之后参加了好几次科举考试,但是每次都没有考中,于是气愤之下他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之后黄巢便离开长安,回到老家继承了祖业成为盐帮首领。公元875年,黄巢聚集了一批人响应王仙芝起义。878年王仙芝战死后,黄巢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巢

黄巢率领这支义军打下了大片的土地,公元880年,黄巢率领义军攻入长安,在含元殿继位,立国号为“大齐”。不过唐军很快就进行了反击,将长安城围的水泄不通,无奈之下黄巢不得不退出长安,而这一退,黄巢也开始走向了灭亡。

退出长安后,黄巢一路向东,最终在陈州被李克用打败,兵力也被瓦解。公元884年,黄巢退到狼虎谷,兵败被杀,终年65岁。

2、张元

张元是北宋华阴人,自幼才华横溢,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可是不知道他是时运不济还是北宋的科举制度有问题,总之他考试了好几次也没有考中,这使得他很不高兴,转而开始怨恨北宋君臣,于是他心一横,直接转投西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元影视形象

当时西夏首领李元昊正缺人才,张元投了西夏后得到李元昊的重用被封为中书令。公元1041年,好水川之战中,张元辅佐李元昊打败宋军,宋军伤亡一万多人,望着漫山遍野的尸体,张元趾高气扬的题了一首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意思是北宋的宰相夏竦、韩琦也不过如此,尽是讥讽之词。

张元虽然打败了宋朝军队,但是他却被打上了汉奸的标签,成为后世唾弃的对象。

3、洪秀全

洪秀全也是一位落第秀才,他先后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可是三次都没有考中,而且在第三次考试落败后还大病一场,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我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

此后洪秀全便开始宣传他的拜上帝教,期间在他周围也聚集了一大批人,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此后中华大地上进行了十多年的太平天国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秀全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给了腐朽的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他曾一度占据清朝的半壁江山。不过攻下南京后,洪秀全便没有了之前的壮志,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中也开始逐渐落下风。

同治三年(1864年),洪秀全在南京病逝,终年51岁,不久太平军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4、袁世凯

袁世凯起初也是打算走科举正途的,1876年袁世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不过名落孙山。1879年,袁世凯再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仍未考中,他一怒之下把诗文付之一炬,忿然说道:“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两次科举考试失败,袁世凯也不再打算考科举了,于是外出闯荡,投靠了淮军吴长庆部,此后袁世凯一路高升,成为清朝末年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世凯

1894年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袁世凯受命在天津编练新军,这也是北洋军的开端。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接了李鸿章的班,担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逼迫清帝溥仪退位,结束了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

进入民国后,袁世凯先是担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大总统,然而袁世凯也想过把皇帝瘾,于是在1915年12月宣布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不过袁世凯此举遭到了全国的反对,他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被迫下台,不久因尿毒症不治身亡,终年57岁。

小结:

相比于那些状元,这几位落第秀才都给当时的朝廷以沉重一击,他们虽然没有走上科举正途,可是他们在另外一条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差点颠覆当时的王朝,可以说他们都是“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