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座下的弟子问如来:世尊,您如此神通广大,还有做不到的事吗?

如来缓缓说道: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赐,真法不可说,无缘不可渡。

因果如何,都跟人之“自身”的经历有关,别人也爱莫能助;智慧如何,不见得别人说了,我们就能吸纳,有可能会“对牛弹琴”;

真法,也就是自然的规律,唯有用心探索,才能有所感悟;缘分这种东西,更是奇妙,有缘自然可以渡化,无缘就只能自己渡自己了。

人生忠告: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赐,真法不可说,无缘不可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果不可改——自己因,自己果,别人无法帮你。

何谓因果?说得简单一点,前边,我们做了什么,后边,我们就需要承受什么。自己来自己受。

不去读书,而没有文化,这是自身的选择,也是自身的因果;不去赚钱,而贫穷落魄,这是自身的选择,也是自身的因果。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有一百二十斤的铁枷锁,谁来承担呢?答曰:自己承担,自己承受,酸甜苦辣就在其中,我们也怨不得别人。

其实很好理解。你跟孩子说,这条弯路不能走,但你的孩子依旧走了,还吃了大亏。可见,哪怕你身为父母,也无法改变孩子一丝一毫的命运走向。

人之命运走向,由他自己决定,并不是外人、外力能够改变的。因在己身,果自然也在己身,因果循环,贯穿了人之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慧不可赐——有多少慧根,才会有多少觉悟。

佛陀在讲佛道,有的弟子一点就通,一听就懂,而有的弟子听来听去都不懂。那就说明,每个人的“慧根”都是不一样的。

读书也是如此。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有的学生听一遍就记住了,而有的学生听好几遍都记不住。那就说明,前者有读书天赋,后者没有读书天赋。

天赋,属于慧根的一部分。每个人虽然都是血肉之躯,可每个人的慧根差距极大。说句难听的话,比人与哈士奇的差距还要大。

道家圣人庄子,就在《逍遥游》中写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小智慧的,不理解大智慧的;寿命短的,不理解寿命长的;坐井观天的,不理解走遍人间的。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智慧差距。

一部分人天资聪颖,学什么都特别快。而一部分人天资愚笨,你跟他说再多,也不过是“对牛弹琴”。如此,智慧,又怎么可能传递呢?靠得都是自己的领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法不可说——有很多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佛家的“真法”,就是道家的“道”,也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比如说春夏秋冬、昼夜更替、生老病死等等。

自然的规律,是人生于世的基础。对于自然的规律,基本上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哪怕用文字,也说不清楚。

就拿哲学领域谈到的“虚空”来说,人生到头就是“一场空”。这东西,又怎么可能说得清楚呢?终究需要我们自己思考,自己领悟。

就拿商业领域谈到的“钱生钱”来说,如何操作,如何选择,又怎么可能一一说明白呢?终究需要我们去积累经验,好好复盘,进行归纳。

人世间的道理和规律,太多了,但深究其本质,就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黑白相间,善恶并举,好坏并存,阴阳相合,矛盾而又不矛盾,构成了这个世界。

“真法”在何处?我想,就在自己的心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你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领悟到什么样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缘不可渡——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无边,难渡无缘之人。

天降大雨,有的花草茁壮成长,而有的花草被大雨冲毁了。前者有缘,也有根基,所以茁壮成长。后者无缘,也没有根基,所以被冲毁。

人间有如此之多的道理,你知行合一,越来越好,而他糊里糊涂,啥都不懂。你有缘,有根基,所以你越过越美满。他无缘,也没有根基,所以他越过越差劲。

有这样一句话:“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无缘人。”

你跟他说,这样做不对,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倒霉了。那他能怪谁?怪他自己愚笨,就成为该死鬼了。

佛陀有大慈悲,却救不了一个寻死的人。不是佛陀不厉害,而是这个寻死的人早已心灰意冷,过不了内心那关,注定只能走向人生的终点。

缘不缘的,只是浪漫的说法。说得现实一点,就是个人命运的问题。对于普通人而言,“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就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