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登记个人档案,说了说求职要求,没过几天就匹配到合适岗位了。我现在在离家几百米的一家培训机构上班,平时特别方便,家里事都不耽误。”43岁的居民滕召秀对自己一个多月前在“家门口”找到的工作非常满意。

滕召秀所说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是西海岸新区人社局在全市率先打造的社区(村)级就业服务平台,集需求归集、岗位匹配、技能提升、政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为群众提供全链条就业创业服务,切实打通就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政策宣传一对一、岗位推荐面对面、精准服务点对点”。

>>“建站点+树品牌”<<

织密就业服务网络

新区充分利用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大型商超、集市等居民较多、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在全市率先打造首个“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标识名称、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人员配备,精心策划推广。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就享家”乐业服务站27个,构建起城区15分钟、乡村3公里就业服务圈。

“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建设过程中,新区在四个“统一”基础上,坚持“一地一特色,一站一品牌”,让就业服务更精准。

例如,大村镇大村社区把“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建到企业门口,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促进辖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全龄”就业。不仅如此,“打造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实现全龄就业”成功入围2024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揭榜领题标志性项目。

又如,王台街道王台村“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结合辖区纺机、芯屏产业特色,今年以来,举办“专而美”“小而精”的“微招聘”7场,推送就业岗位5000余个,为辖区企业和周边群众搭起就业“直通车”。

再如,薛家岛街道天目山路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创新“商铺+社区”模式,拓展服务功能,把“就享家”打造成集商户与居民需求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不仅可提供就业服务,还能满足居民开锁、保洁、娱乐等日常生活需要;海青镇北茶商街“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则以“茶”聚才,成立“三乡人”学院,促进群众就近就业。

>>“摸需求+建台账”<<

促进供需精准匹配

走进珠海街道铁橛山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在大厅中心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格外醒目,一旁的大屏幕上实时更新滚动辖区企业招聘信息,服务台上,4台电脑和几本登记簿上详细记录了居民的求职信息。街道人社中心主任王桂玲告诉记者,为全面掌握居民求职需求,街道专门成立就业服务队,入户摸底登记,工作人员将供求信息进行精准匹配,让就业和招聘变得更高效更具针对性。

“我想找一个离家近的工作”“能否组织抖音直播培训”……胶南街道水城路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群众留言簿,“我们通过入户摸底、网上留言等方式,全面收集辖区居民需求,建立就业和培训需求台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群众需求精准开展就业推介和技能培训,服务更有针对性。

新区还创新“就享家+劳务经纪人”工作模式,在所有社区(村)设置“一村一人”的劳务经纪人公益性岗位,组建“铁脚板”就业服务队,入户走访、收集群众就业培训等需求情况,并提供“一对一”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及跟踪帮扶等服务。

今年以来,全区通过“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已完成对5.79万余名居民和3899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求职、招聘需求摸排,为供需精准匹配促就业奠定基础。

>>“大数据+微招聘”<<

线上线下促就业保用工

“去年底,我们新上雪莲菇项目时有20多人的用工缺口,通过到‘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提需求和镇上举办的‘定制’招聘会,缺口很快就填上了。”大村镇驻地企业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继强说。

通过“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新区打造“线上+线下”全覆盖服务矩阵,变“群众问政策”为“政策追群众”,通过“线上”推送信息,“线下”走访、组织招聘,逐步构建起服务精准、功能完备、覆盖面广的多元化、专业化就业服务体系。

创新搭建的“智找活”产业人才供需通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智能搜索、推荐岗位信息,实现“人”“岗”在技能、报酬等方面的精准匹配。目前,平台活跃企业超8800家,城乡居民求职数据超5.3万条。

依托“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定期开展“小而精”“专而美”微型招聘会,1-4月,开展政策宣传推介活动119次,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130余场,参加企业3100家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46万人,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滴灌式+微培训”<<

提升居民就业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摸排居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的基础上,“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建立“个人培训需求清单”“职业技能培训工种清单”两张清单,创新开展精准“滴灌式”培训。

培训清单上,有海青镇的茶叶加工、张家楼街道的“农民画画家”,也有群众需求较大的“电商直播”“健康管理”“家政服务”等,培训的针对性和匹配度进一步提高。1-4月,全区共组织培训2132人次。

另外,联合17家优质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公益培训进社区 精品课程促就业”活动,免费提供电商直播等34项公益培训“精品课程”,提升居民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目前,已培训城乡居民600余人次。

>>“优服务+强保障”<<

激发社区创业活力

通过“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加大创业政策宣传推广力度,举办创业培训公益宣讲活动71场次,覆盖4800余人次,提高了政策知晓度;邀请驻区高校、科研院所、职能部门的专家学者,组建创业导师队伍,为社区创业者提供项目指导、政策落实、跟踪扶持等一站式“微创业”服务,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者创业成功率……1-4月,全区扶持创业4500余人,发放创业扶持资金240余万元、创业担保贷款590余笔1.47亿元,总量位居全市首位,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

打造社区微创空间、街区创业生态圈,黄岛街道前湾社区、薛家岛街道漓江路社区等16个社区(村)被评为“市级创业型社区(村)”;长江路街道“濠洼步行街”、灵山卫街道“齐鲁之间”、薛家岛街道“烟台前海鲜一条街”等11条街区被评为“市级创业型特色街区”,960余人成功实现“微创业”,带动就业4000余人;新区成功获评“市级创业型城区”。

小站点,大民生。“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是促进群众家门口就业的重要载体。下一步,区人社局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建设,推广“就业创业一张图”电子导引,扩大使用范围,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精准的就业创业服务,逐步形成新区“社区微业”服务新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新区样板”。

(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张静 通讯员 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