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回味一座城市的历史是能够了解城市的最好方式,曾经的单一但发展中的建设,一直持续到未来的科技感,这其中的变化让人难以忘却,每一座城市的改变都意味着它的发展,而我们今日要了解到的这座有“百岛之市”美誉的就是珠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珠海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它最早起源的历史能够追溯到千年前,而从真正成为珠海市时间并不长,百年的光景已经让珠海褪去了荒滩僻壤,如今是四通八达,千门万户享繁华,可是你可曾见过珠海曾经的模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珠海海滩边上全是黄土的模样你可曾见过,如今的珠海海滩已经成为了大众闲暇时光游玩的地方,但是在7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景象,那时候比较从内到外,珠海的大部分改变都是从城中心开始的,最外围的一圈还是光秃秃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修建中的建筑,那时候还是喜欢采用木质的建筑材料,支撑点使用的全是木桩,并且为了能够稳固,地基都是一个工程建筑开始就非常注重的,在过去那个年代,要做就一定要做好,做牢固,基本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

放眼到现在有许多曾经的建筑哪怕是时隔几十年,外墙都脱落了,但是整体的建筑依然挺立,所以想要重新修建时就只能选择爆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百多年前的关闸,无论是它的历史还是设计的造型都能够将人深深的吸引,那时候因为珠海地理位置的原因,外国访问和贸易都比较多,所以珠海有许多建筑在百年前都是中西式结合,就像关闸一般,虽说是中式的拱门,但是整体的建造风格却偏向于西式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末期的珠海水弯头,看到这样的照片有没有怀念起曾经在珠海度过的点滴岁月呢,放眼望去,老旧的汽车,浅浅的水湾还有照片中间那一连排的观景别墅区,不过从照片中也能看出,那时候珠海还是有许多地方都是未开发的,树木和山石与繁华并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后期,拱北海关检查站的门口,那时候为了能够多载客多挣钱,许多出租司机都会将车子停靠在检查站的门口,因为这里往来的人口是比较多的,虽然也有国营的大巴车,但是对于行李比较多的人,还是会选择出租车,而那时候出租车也都还是红色的桑塔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最喜欢做的就是跟着妈妈一起去逛商场,不仅能够吃好吃的,还可以买到合适的新衣服,可以说是每一个珠海人童年都去过的地方,照片拍摄的是建设刚完成的朝阳市场,整体的建筑风格都是非常简约的,红色的大字十分醒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免税店售卖得货品其实并不多,大部分也都是人们比较能够接受的吃喝一类,照片中就是在80年代非常有名拱北海关检查站附近的珠海免税商店,那时候有许多人外出或打工回家,都会从这里买一些东西带走,当做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见过别墅度假区和油库前后并存吗?人们心中对于度假区的认知都应该是依山傍水,风景迷人,再不济也应该是独栋别墅农家乐之类的,但你怎么能够想象到,80年代初期的珠海,度假区后面就是油库,每一天推开窗看见的不是大海汪洋,而是油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师从澳门广拍的青州,而在青州背后仅有一江之隔的广阔地域就是如今的珠海,照片拍摄的时间距离现在已经有150年的光景了,虽然曾经的珠海大部分都是山林树木,但是能够在今日看到珠海的繁荣,也是非常值得自豪的,而曾经的老照片就是一座城市发展和未来魅力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的九洲城,水泥地砖都还是那个年代刚新起的建筑风格,为了能够体现九洲城的特殊,这里也是安装上了别处没有的栅栏,在道路两旁还种了许多树木,不过从树木的样子来看,也是刚种下不久的,那时候九洲城还没有成为博物馆,一切都还是发展建设中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珠海曾经也有过速度与激情,哪怕是在90年代,这种活动参加的人数也非常多,当时这场珠海赛事可以说是轰动了半个中国,有许多赛车手不远千里都要来到珠海参加比赛,这张照片也正是拍摄于赛事进行中,工作人员换胎检查的场景,十分热闹又带着一份紧张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张照片,你能在记忆库中搜寻到是目前珠海的哪个位置吗?这是当时凤凰路通车时的景象,在建设过程中,珠海许多地方都还是百废待兴,能够完成建设通车时非常值得庆祝的,因此在凤凰路通车时,还有警车在前面开道。

炮竹声此起彼伏,有许多人都赶来围观这一盛大的景象,那时候除了有横幅以外,彩旗飘飘也是庆祝的标配,那时候的警车也是这种方头的,看上去小而精致,从照片背景后面弥漫不散的硝烟、粉尘来看,就能够想象出现场的热闹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惯了如今的繁华,还能回忆起老香洲年轻时期的模样吗,80年代末期的凤凰北路,大桥修建完成通车以后,每天来来往往的车辆更是不计其数,发动机发出的轰鸣声和排气声是属于那个年代的“交响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在珠海长大,看到这张照片有没有一种回忆涌上心头呢,这可是珠海90年代必打卡的一个景点,实际上这里是拱北宾馆,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许多人前往这里拍照留恋,里面还有许多小别墅,当时还有许多作家喜欢在里面租赁一套别墅搞创作,如果幸运的话,去这里还能碰到十分有名的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早期从华侨大厦俯瞰中山路的场景,这些建筑就非常反应珠海的年代感,那时候人们对于住房大多都是以实用为主,所以住房的朝向和方便性都非常重要,那时候的房舍大多都是能够享受到阳光照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许多房舍都是带着楼顶的,和现在楼房的楼顶不同,那时候几乎楼顶都是顶楼一家直接包场了,有不少人顶楼住户会将自己家楼梯处安装上铁门,别的住户都上不去楼顶,还有一些楼顶是直接从栋楼住户家中开个洞,用楼梯搭着才能上去,晾被子晒衣服非常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有没有跟着父母一起过拱北海关检查站呢,80年代,想要去澳门,从这里通过就是最方便快捷的,和现在的科技检查不同,那时候几乎都是人工审核,每个人手中都会拿着一个签字盖章的小本,排着队依次从检查站过去。

而工作人员就会挨着接过每一个人的本子然后手动登记,电脑、手机这些根本想都不敢想,就连人脸识别录入系统都没有,朴素但也透着一份繁琐,那时候想要过关,就要提前很久去排队,不然耽搁了时间车走了,时间也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在情侣路还没有修建之前,这里的海景房可以说是一绝,虽然从远处看过去有许多地方还是黄土覆盖着,没有建筑和绿化,但在80年代,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度假村了,联排的别墅,水泥路一直修葺到海滩边上,闲暇时间骑着自行车吹着海风,悠闲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0年代拍摄的千山大桥,从远处望过去,周围的房舍都显得非常矮小,中间横跨着海,背后依靠着山,依山傍水成为了珠海的代名词,那时候想要过河,如果坐公交车是非常麻烦的,要坐到桥头下个桥然后再乘坐过河的大巴才行,而打出租过河价格也会翻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0年代末期修建的香洲渔船厂,因为珠海四面环海,所以大部分人的营生都是做渔民,可以说珠海的海鲜比肉类还要便宜,在八九十年代,一块钱就能买一大兜生蚝、海虹等,和现在三四块钱一个生蚝的物价简直没法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工厂的运行也是珠海制造业起步的一种见证,那时候整个厂房的整体建筑都是比较简约的,大门也都是手动的滑动门,那时候人们上下班主要还是骑自行车,较远一些的工人可以登记乘坐厂房的班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的银都十字路口还是风尘仆仆的,工地和道路随处可见,在那个年代要完成一个巨大工程是非常不容易的,城市的整体经济都比较低,而建设所要花费的金额又很高,能够改善这里珠海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棵榕树、一个岗楼、一个站台、一条百货、一个交警执勤就是珠海区域的标配了,而在老香洲有一个特殊的地标,就是榕树头,这也是无数人童年的回忆,在榕树下等待大巴的到来,时常还能听见交警吹响的哨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看过去的老照片,你可曾会感慨珠海转瞬间的变化呢,那些曾经发生在你童年里的精彩故事你还能回忆起吗?老照片就像是城市的标本,通过这个载体,我们能够再次看到来时的路,而对于大众来说,老照片的意义就在于,哪怕我们未曾经历,但我们却能有幸一睹过去的真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