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的预防干预常态化、重点群体帮扶协同化的工作目标,连日来,王召中心小学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困境家庭儿童等重点学生,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的关爱特殊群体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每天准时向学生开放。同学们可以走进咨询室,跟心理辅导老师说出心中的烦恼。老师倾听、疏导、解释、鼓励,对学生提出建议,切实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解开学生心中的忧虑。学生咨询时播放动听的音乐,使室内充满温馨、和谐的气氛。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畅所欲言、倾诉心曲、宣泄不良情绪。

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各班认真排查留守儿童、单亲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然后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定期进行家访,做好家校沟通,确保这些特殊孩子在家庭教育欠缺的情况下,能够在学校教育和关心关爱方面进行补充。

同时,学校也会在重要节日节点组织班主任通过微信告知他们新学期孩子的心理、身体、学习、性格、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搭建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当孩子有进步时告知家长,让家长及时给孩子相应的鼓励和表扬;当孩子遇到不开心或不顺利的事情时,老师们会认真调查事情的原委并恰当处理好,让孩子解开心中的疙瘩。

为让重点学生体会到学校的关爱和温暖,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经常和重点学生一对一谈心,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生活需求,鼓励他们树立远大抱负,从小就应积极向上、志存高远,并叮嘱他们如果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寻求帮助。

学校针对相关学生,建立了专项档案,做到了“一生一档。”这份心理档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记录卡,它通过整合学生的个人信息、心理变化情况、家校辅导记录等,展现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为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提供依据,从而实现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心理辅导,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一系列的关爱特殊群体活动,让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感受到了来自学校、老师、家长的关心与爱护。爱在他们心间传递,真情与学生相伴,孩子们也将带着温暖的回忆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