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国华在制作手工木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宫廷木梳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蓓

“选材、煮坯、开齿、雕刻、抛光……需要28道工序才能制作出一把工艺精美、圆润光洁、不扎头皮、不拉头发的榔桥木梳,实现从木材到木梳的蝶变。”吴国华笑语盈盈,向客商讲解木梳的制作工艺。

过去20多年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除了在安徽宣城,每一次外出参加展会或学习交流,吴国华都要向大家“科普”榔桥木梳的制作技艺和木梳文化。

传承木梳制作技艺

“技艺需要传承,也需要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木梳作品,让更多人看得见、带得走。”6月,安徽省宣城市的泾县木梳博物馆里,吴国华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表示。

泾县榔桥镇溪头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木梳生产加工基地,全球木梳占有率近70%。而榔桥木梳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制品,2014年被列入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因此,榔桥镇又有中国“木梳之乡”的称号。

吴国华自幼学习木梳制作技艺,因为聪敏好学、刻苦钻研,很快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

“工艺厂生产的木梳质量很好,但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产品种类单一,在销售方面又有很大的欠缺,没有市场竞争力。”2000年,怀揣仅有的3000元,吴国华在榔桥镇马渡桥租赁了三间旧屋,招聘了12名员工,走上了创业之路。

一把看似简单的木梳,纯手工制作起来相当复杂,首先就要备料讲究。她结合泾县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和丰富的林木资源,选用优质的黄杨木、石楠木、红桃木、沉香木、檀木、木枣等作为原材料,“还需要经过开料、切盘、切片,制成坯片,再经过蒸煮晾等工序,历经春夏秋冬一年以上才可以用来制作木梳”。

其次是工艺。她通过跑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提升木梳的审美价值观,她翻阅、借鉴木梳古籍上的产品和样式,不断研发创新。如今的榔桥木梳已经把徽雕和木梳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做工细腻,造型别致,线条流畅,雕刻精美。

在吴国华看来,梳子本身的实用性很重要,她坚持用“匠心”做木梳。手工梳子的28道工序中,做梳齿是非常关键也是最讲究的步骤,梳齿做得不好,就会拉头发。“从齐口到隔间到剃齿方根,就要10道工序。”

历经数年的传承创新、开拓市场,吴国华的“宫廷木梳”品牌已在国内声名鹊起。经过手工艺人的精心雕琢,如今的榔桥木梳也以月形、条形、柄形、镶拼等各种造型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有成套的,也有单只的,甚至还作为纪念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博物馆推广木梳文化

“木梳虽小,承载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吴国华说,“在古代,女子出嫁时,都会用木梳梳头,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

如今,梳子家家都有,了解木梳文化的人却并不多。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木梳和木梳文化,将这项技艺传承发展下去?吴国华认为,文化是根基,实物和制作技艺是枝干。

2017年,吴国华开始筹建泾县木梳博物馆。查找古籍、寻访古梳、设计展馆……2019年,这座安徽省内首家以木梳为主题的博物馆终于揭开面纱。

记者看到,2000余平方米的展馆内,可纵览上下数千年木梳的演变轨迹。春秋时期的亚字形梳、自唐代沿用至明清的半圆梳……这些古木梳上,还隐约可以看到岁月的印痕,从中窥探一段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开馆后,每每有客商到访,吴国华一定要陪同参观并滔滔不绝介绍一番:“目前出土的最早的梳子距今约六千年。在古代,梳子不仅仅用来梳理头发,还是一种发饰。还有专门梳理胡子的梳子,最小的梳子只有2~3厘米……”博物馆展出的几百款不同种类的梳子,复古的色调、精美的纹路,加上丰富的典籍资料,总让来访者叹为观止。

吴国华说:“木梳博物馆就是要把木梳文化和制作技艺展示给大众看,让大家知道手工木梳是怎么做出来的,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美感,把这一份老技艺、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如今,榔桥木梳已经与宣纸、宣笔、桃花潭成为泾县推广徽文化建设的四大品牌。吴国华的宫廷木梳也已开发出工艺、旅游、保健、精品木梳和宠物木梳等8大系列30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和港澳台地区。

这些年,随着互联网发展,榔桥木梳走上了“木梳生产销售+标准、品牌、质量、智慧”的发展道路。吴国华也顺应潮流,通过引入木梳文创形象IP设计,采用短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拓宽传播渠道,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木梳行业就像绣花一样,慢工出细活儿,每一针都是真功夫。”吴国华说:“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让榔桥木梳这项传统技艺和文化‘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