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当前,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之际,深刻认识与全面理解“民生为大”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对我们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佛山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平大桥。/资料图

历史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跃升

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先贤哲人立足不同时期民众生活实际,提出了重视民生的观点,构成了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民本思想。有的是关注底层百姓的民生疾苦,如《悯农》中的“农夫犹饿死”,《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陶者》中的“屋上无片瓦”等。有的是基于百姓民生需求提出治国理政建议,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中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这些都为当代“民生为大”发展理念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共产党聚焦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出的“人民至上”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跃升。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当代表达

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通过生产物质资料来满足日常生活生产需求。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基础,也是各项民生福祉得以保障的基础。马克思特别关注工人阶级的基本生活问题,他专门编制了《工人调查表》,以了解当时法国工人的劳动环境、劳动强度、生活状况、住房情况、薪资水平等一线数据。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围绕就业、住房、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深刻剖析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源泉,并结合中国社会演进实际,持续开辟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新境界。

实践逻辑:百余年来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诠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群众拥护,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将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了新生政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精准施策,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地解决。党的民生工作目标由前期的“民生五有”升级为“民生七有”“民生八更”,强调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要从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环境、孩子成长等方面着手,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民生凝聚民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作出全面阐述,实践证明,维系民生福祉就是“守住民心”的重要途径。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深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每一项都紧紧围绕“人”而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民生为大”的重要论述,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理论渊源,更是百年来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结凝炼。佛山已连续多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了持续改善民生福祉的“十项民心工程”。民生促进发展,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佛山实践”进程中,进一步加强民生建设、提升民生工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将更充分地诠释作为万亿城市的担当与磁力。

(文/蒋尊国,作者系佛山大学团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