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此诗句源于唐代诗人李贺《致酒行》,意为:少年应当有凌云之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在重庆巫山县的大山深处,有一支乐团正是起名于此,名为“拿云少年”↓↓↓

深山里播下音乐的种子

乡村教学点也有酷酷的乐团

“拿云少年”乐团由重庆市巫山县三溪乡田家小学石印教学点的学生组成。算上幼儿园的3个孩子,这里只有24名学生,包括一年级学生1名,二年级3名,三、四、五年级各4名,六年级5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26岁的庄济宇是“拿云少年”乐团的指导老师,一到六年级的音乐课都由他负责。2021年,庄济宇被分配到石印教学点。

石印村远在深山,每年冬季还会因下雪结冰而断水断电。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庄济宇觉得,音乐能给这里孩子的平淡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正如《为你唱首歌》里的一句歌词“每一个天使都热爱美丽,所以我才懂得你珍贵”,庄济宇说,这里的孩子都像是天使,非常珍贵,所以想把乐观的精神带给他们。希望他们都热爱这样美丽的世界,热爱自己美丽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云少年”乐团在建立之初遇到很多困难。乐器从何而来?如何在24个人里挑选适合的孩子?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排练时间有限,而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少、纪律性差,在排练的时候总是很难集中精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庄济宇花了不少心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起,来自巫山中学的音乐老师开始到石印教学点不定期送教。巫山中学副校长付单与庄济宇机缘巧合下相识,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想用音乐的方式点燃农村孩子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两人一拍即合,在巫山中学发起“青春·童行”项目,从学生中进行募捐,为石印教学点的孩子们筹得三万多元。拿着这笔钱,庄济宇购置了吉他、贝斯、架子鼓等必要的乐器。他也凭借大学时组乐团的经验,给有兴趣学习乐器的孩子进行辅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和孩子们的深入接触中,庄济宇发现几个一直坚持练习且对乐器上手很快的孩子,于是以这些孩子为主体,正式成立了“拿云少年”乐团

六年级的易琪、四年级的王祖贤和王梓睿以及二年级的张雅琪都是乐团的成员。说起音乐,孩子们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喜爱。“架子鼓打起来又帅又酷,没有什么能够打扰到自己”“音乐是一种让心情变得愉快的东西,弹吉他的时候就会觉得开心、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音乐犹如小火星

点燃了留守孩子们的梦想

石印村村民以前主要靠挖煤及相关产业为生,村里的煤矿关停后,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因为居住分散,平时孩子们只能在学校里和同龄人玩耍,鲜少和外界接触,性格大多比较内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庄济宇带着音乐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就如同一个火星点燃了他们的梦想。孩子们慢慢发生了变化,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甚至还会将吉他带回家练习。

“我想通过音乐表演改变他们的性格,让他们外放起来,能给他们童年生活带来一种有关音乐、有关摇滚的陪伴,可以通过音乐获得一些力量。”庄济宇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巫山中学捐赠的木吉他总共有20把,而现在还在排练室的有16把。过去几年,他送出4把吉他给石印教学点的毕业生和转校生,前提条件是孩子们能完整地弹完一首歌。

“既然学会了,吉他就可以拿走。”庄济宇说,至少学生在离开小学后,还有一件乐器陪伴在身边。“如果毕业以后,这些吉他还留在教室里面,可能你就不会再和吉他有任何的关联。但如果给你这把吉他,哪怕之后把吉他挂在墙上,不去弹了,每每看到也会回想起这段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未来,身为小学生的乐团成员们还没有太清晰的规划。但在模糊的想象中,音乐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如乐团成员王祖贤说的那样:“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会不会比我们这个小乡村里要更好看、更大,比这里还要更热闹?自己万一以后也能写一首歌,那该多么美好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歌声回荡在辽阔的山间,快乐流淌在少年的心间。在城市里玩乐团很酷,而更酷的是,教会大山里的孩子们玩乐团。庄济宇老师播下的这粒音乐种子,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对自我、对世界的感知。

拥有无限可能的“拿云少年”们

未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