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能动履职理念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城北区人民法院“睦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的成立意味着青海省城北区人民法院在为解决辖区内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激增、矛盾纠纷突显问题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在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中找到了“新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睦邻”工作室调解员通过与业主“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小区物业存在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睦邻”工作室调解员上门调解)

“睦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通过一年的成长,现已成为二十里铺法庭辖区内最具特色的纠纷化解办公点,物业公司遇到欠缴物业费的纠纷时,“默契”的选择直接向“睦邻”工作室提交书面材料,由“睦邻”工作室的调解员出面化解矛盾,业主遇到物业上的问题,也会通过“睦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及时反映,“睦邻”工作室现选派一名具有三十余年调解工作经验的“老大姐”作主力,收悉提交的矛盾纠纷书面材料后,对不同类型纠纷分类处理,大多情况下调解员会及时上门调解,需要其他职能部门配合的,提前通知相关部门派员到场,对物业公司存在的问题能够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对需要限期整改的,发出《整改建议书》限期整改,并在整改期限届满后与成员单位、业主代表一同到场验收成果,截止2024年6月,“睦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共发出《整改通知》6份、验收合格3家物业公司,整改验收合格的物业公司服务的小区已显有业主欠缴物业费的矛盾。对无理欠缴物业费的部分业主,选择“带头”拒交的业主,进行耐心释法明理,在专业法官的指导下,通过“熟人”聊天拉家常式的方式劝交物业费,以便让物业公司能够提供更好的物业服务,通过调一化百、化千解决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召集辖区物业公司就物业服务整改事宜进行沟通)

“群众受益、赢得民心”“群众评判、满足民愿”成为了“睦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的新目标和新要求。2024年6月以来,二十里铺法庭辖区内通过“睦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化解纠纷,已显著形成矛盾“不上交”的局面,进入诉讼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数为大幅下降,成为二十里铺法庭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新“枫”景。

“太感谢你们了,常年欠缴物业费的业主今天一下子把物业费全交了。”

“你们发出整改建议后,小区环境卫生好了很多,我们现在都是自愿交物业费了”

这样的对话在二十里铺法庭管辖的小区内和“睦邻”工作室会经常听到,百姓的肯定成了“睦邻”工作室积极开展工作的“动力机”。截至2024年6月14日,“睦邻”工作室共登记涉及物业纠纷案件2465件,进入调解程序1348件,成功化解1163件,实际履行到位金额共计4562000元,为二十里铺法庭逐步实现基层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打开了新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对物业服务整改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验收)

下一步,二十里铺法庭将总结“睦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成熟的化解矛盾经验,从矛盾纠纷产生的基层最小单位、最小细胞抓起,完善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工作机制,与基层乡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等协同开展“无讼村居”“无讼社区”等创建工作,努力实现非必要不成讼、虽成讼即时终的治理效果,不断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根基,为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