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后,中国工农红军在斗争中一步步壮大,蒋介石哪里受得了红军壮大,便开始调集兵力疯狂的对红军进行围剿。

红军就在这种大背景下艰难存活,当时的红军还在听从共产国际的调遣,内部并没有真正的核心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李德等人的乱指挥,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如果再坚持,就会被蒋介石的数万大军围困消灭,红军危在旦夕。

也就是这种情况下,红军主力不得不战略转移,至于说去哪里,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被动的转移而已,未来在哪里,想必当时的红军战士都迷茫过。

谁知道,这一转移就耗时2年,走了3万5千里,一路上都在被国军围追堵截,除了敌人追击,红军战士还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不少人都是在过雪山和草地时被冻死饿死了。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军费问题,红军这两年多的急匆匆行军,军费从哪里来?

虽然说,参加红军队伍的人,内心都有一个伟大的目标,那就是为了解放全国穷苦的老百姓而奋斗,至于军饷什么的,每个人都不会太在意。当然了,红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发不出多少军饷来。

军饷啥的咱姑且可以不说,但是红军吃饭总要花钱,这部分开销从哪里来的呢?

首先一个关键的途径那就是作战缴获。从红军时期到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红军的武器装备,大部分都是靠着对敌作战缴获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派遣精锐部队追击围剿红军,红军便在运动中作战,靠着行军来拉扯对方的防线,创造局部多打少的局面,趁机缴获国军的武器装备以及生活物品。

在长征途中,尤其是在四渡赤水的战役中,来回几次穿插,不仅仅将敌人搞得晕头转向,红军还趁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粮食,增强了后续作战的信心。

缴获便是红军武器来源的一大途径,并且占据相当一部分的比例。

再者就是通过打地主,分田地,没收地主的非法所得来获得物质。红军虽然对穷人秋毫无犯,但是对于那些平日里欺负乡里的大地主,那可不手软。

红军在创建根据地的一大特色便是带领穷苦的乡亲来打地主,然后分田地,让老百姓有田种,有饭吃,此举大大提高了穷苦老百姓的积极性,也是他们加入红军队伍的一大原因所在。

通过没收大地主的违法所得,用以实现原始积累,也是红军在前期物资来源的渠道之一。除此之外,红军还在行军途中进行物资兑换。

红军的行军路线上,会经过盐巴的集中开采区,他们便收集了大量的食盐,一部分供给队伍自己食用,在到了中西部内陆地区之后,老百姓当地食盐困难,红军便将食盐拿出来给当地老百姓进行物质兑换。

用来换取他们生活所用的粮食和衣物。而当地的老百姓也乐意从红军手中购买低价的食盐。但不管红军如何窘迫,但是他们没有抢夺过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因为如此,红军不管是走到哪个地方,都如星星之火一般,快速形成燎原之势,为后续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终,就是这些当年被国军撵得四处逃跑的红军,成为了解救中华民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