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水退后,航拍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差干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差干村的村民在洪水退后清理家中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远县大柘镇坝头村村民张鸿基和民警返回村里开展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县区松源镇金星村,消防人员接力救援被困村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蕉岭县文福镇乌土村,消防员转移受灾村民。 梅州消防供图

6月17日,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梅州暴雨灾情的情况通报。

通报称,6月16日,受强降水云系影响,广东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平远县泗水镇24小时降水达369.3毫米,全市多地受灾严重。截至17日,平远县泗水镇、仁居镇、东石镇,蕉岭县南礤镇,梅县区松源镇等多处发生山洪、山体滑坡,造成5人死亡、15人失联、13人受困。

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已于6月17日10时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派出3架救援直升机抵达受灾地区开展人员转移和物资投放。据初步统计,目前当地已组织200余支队伍、9000多人投入抢险救援,省防总已调集18支抢险救援队伍、1835人、986台(套)装备抵达梅州,迅速开展抢险工作。

另据了解,平远县多处发生塌方,有房屋、桥梁被冲毁,农作物受损严重,部分地区交通、通信信号中断,目前洪水已经开始退却,但受灾严重地区仍然需要外界救援。本次强降雨致大埔县5镇受灾,全县共投入救援力量1568人,至17日8时全县已转移群众10375人。

 现 场

  未恢复供电用户 截至17日7时有10多万户 

连日来,广东梅州暴雨不断。根据《梅州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梅州市三防指挥部决定于17日9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6月17日,梅州平远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一名驾驶挖掘机的师傅在清理排洪涵道时失联。“昨晚我们连夜搜寻,今天上午也有专门的救援人员过来。”

据南方电网梅州供电局消息,截至17日7时,广东梅州全市未恢复供电用户数为137969户,其中梅县区50172户、蕉岭县44053户、平远县28049户、大埔县15695户。截至发稿时,仍有部分镇村处失联状态。

6月17日18时,梅州交警部门发布通告,受连续强降雨影响,G25长深高速部分路段边坡滑塌,滑塌泥土侵入高速公路路面,目前,G25长深高速公路(文福至广福段)已双向实施交通管制。供电方面,水位上涨已导致部分变压器水浸受损。为确保人员安全及减少设备损失,蕉岭供电局立即启动紧急避险措施,切断受损区域的电源,防止因电力泄漏导致的触电事故。水退后,蕉岭供电局将对受损的电网设施进行修复。

平远蕉岭梅县等地 多镇进出道路受阻  

目前,梅州暴雨洪涝影响较严重的有平远县差干、上举、泗水镇,蕉岭广福、南礤、新铺镇,梅县区松源、桃尧镇,进出道路受阻,供电部门已在各乡镇统一指挥下对水浸区域电力设施安排紧急避险,后续将视天气情况,开展抢修复电工作。供电部门提醒受影响用户,注意雨天涉电安全,避免发生涉水触电事故。

据央视新闻报道,广东梅州平远县、蕉岭县各镇均出现不同程度城乡内涝,部分镇村道路山体滑坡,多个镇村供水供电和网络中断,当地正组织人员连夜抢修。据悉,截至16日21时30分,平远县已转移安置人口1233人,蕉岭县累计紧急避险转移安置人口539人。

16日晚上,梅州市蕉岭县教育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全县各乡镇中小学、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于17日全面停课。同时,梅州市平远县教育局通知差干镇、上举镇、八尺镇、仁居镇、中行镇、泗水镇、东石镇、河头镇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17日停课。

救 援

  省厅3架直升机支援

  无人机警航战队投放物资 

6月17日,因梅州市平远县泗水镇道路暂未打通,平远县应急局向省应急厅申请,派出了3架直升飞机前往救援现场支援。

“目前第一架飞机已到达平远,将运送6名救援队员,2名电力公司人员,2名移动公司人员和水、粮食等急需的救援物资前往。”平远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林智宏表示。

记者在梅青中学体育场看到,第一架从珠海出发的飞机已准备就绪,应急人员有条不紊将救援物资搬上直升机。

另外,南都记者从梅州警方获悉,平远县的无人机警航战队向灾区投放救援物资,多地民警涉水救援、转移受灾居民。

在平远县受灾严重地区,救援警力挨家挨户上门,并联合应急部门驾驶橡皮艇到达受困居民家中,逐一进行安全转移。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民警采取肩背、“公主抱”等方式将其安全转移到安置点。

6月16日,在救援平远县一名老人过程中,有一名救援警力不慎踩空落水,但他仍和同事合力将老人抱至警车中,并送往医院救治。

针对积水、山体滑坡路段,平远警方加强巡逻,设立警示、提示标志,同时清除路面树枝、碎石等,引导车辆缓慢通行、绕行。

 瘫痪老人无法行动

  紧急将其抬送下楼  

6月17日,南都记者从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获悉,梅州消防调派29车174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总队调派汕头、潮州、揭阳3个水域救援专业队共150人到场增援。据了解,此次汕头消防共派出59名消防救援人员,11辆消防车以及9艘消防舟艇。截至6月17日17点,汕头消防已成功营救75名被困人员。

救援现场环境复杂,水深浑浊且急流、暗流多,不少区域出现通信、供电中断情况,并伴有山体滑坡和房屋倒塌风险,给救援造成了许多困难。消防救援人员分成多组,分别驾驶橡皮艇,携带激流救生衣、水域救援绳索等救援设备,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开展救援。

发现被困人员后,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将橡皮艇就近停靠,通过游泳、涉水等方式,迅速到达被困人员身旁,并通过背、扶、抬等方式,迅速将被困人员转移至橡皮艇上,随后驶向安全区域移交当地政府进行安置,并继续开展救援。

在平远县坝头村,一名六旬老人瘫痪在床无法行动,消防员发现后立即3人合力将老人抬起,扶到背上后抬送下楼,乘坐橡皮艇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在蕉岭县文福镇乌土村,一对六十余岁的老年夫妇和一个小孩被困在民房2楼,消防员到场后,立即蹚水过去为其穿上救生衣,将老人扶到船上,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梅县区松源镇金星村留守老人多,许多行动不便,在一处楼房里,消防员发现一卧病在床的八旬老人后,迅速合力将老人扶到背上,背着老人缓慢下楼,乘坐冲锋舟迅速驶离危险区域。

目前,救援仍在进行中。

 有村落断水断电断联

  要依靠卫星电话联系  

6月17日下午,正在梅州蕉岭新铺镇福岭村的河源蓝天救援队队长雷波告诉南都记者,“现在水深差不多四五米,有两层楼高”,救援队对新铺镇六个村的村民进行了转移。

据雷波统计,目前救援队共转移近600人,其中老人60名,孩子20名,残障人士12名。“现场电线比较多,可能造成危险,路也很难走。”

另据平远县仁居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干部刘海雄介绍,通往磜头村的省道S036沿途多处塌方,村里断水断电断联,只能依靠卫星电话联系。村里房屋倒塌情况较为严重,仁居镇政府调配了救援队进行抢险,预计17日晚可以抢通道路。

6月17日中午,记者在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差干村看到洪水已退,但村道上还堆积着厚厚的黄泥,不少村民正在清淤。据村民谢先生说,水位最高时曾淹到他家二楼。

携 手

  借出自家橡胶船

  帮助转移被困村民 

南都记者从梅州平远警方获悉,救援现场,有一名已转移到安全区域的本地村民,借出橡胶船,并主动要求帮助民警转移其他被困者。他说,“受灾的不仅仅是我一家,而是一个村,我没想那么多,只想到要快点把村民转移出去。”

6月16日,梅州平远县大柘镇坝头村南山片区因暴雨侵袭受灾严重,内涝水位超过1米。当日16时,大柘派出所民警开展救援时,发现许多房屋一楼均被水淹没,20余户人家被困。而水流湍急,道路受阻无法通行,橡皮艇又正在开展其他救援工作。

关键时刻,已经转移到安全区域的本地村民张鸿基,提出其有一艘橡胶船,并主动请缨,返回村里帮助转移被困村民。

一户接着一户,张鸿基和救援民警将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又马不停蹄前往下一家继续开展救援。从16时到22时许,60余名被困村民在张鸿基和其他救援人员的帮助下,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受灾的不仅仅是我自己一家,而是一个村,我没想那么多,只想到要快点把村民转移出去。”面对大家的称赞,张鸿基表示,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会挺身而出。

 深夜接到紧急通知

  半小时内完成转移  

“洪水来临前收到转移通知后,不到半个小时水位就到了膝盖。”6月17日下午,梅州蕉岭长潭镇堑垣村的徐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他于16日晚22时左右收到通知,便开着摩托车,逐个通知村民转移,半个小时内完成了转移工作。“17日中午11点左右,主河道的水没那么大了,部分村民已经回家。”

徐先生向南都记者分享了这次惊险的转移经历。“有两个老人腿脚不方便,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他们的房子又靠近河堤,非常危险。我赶紧冲进去把小孩抱出来,再回去把老人救出来。而且那时候还没有完全停电,我也很担心漏电。”

据徐先生介绍,当地安排了安置点。“有些是在祠堂比较高的地方,还有的是亲戚朋友比较高的房子。”转移完成后,徐先生与村干部继续巡查到天亮,监测水位变化,以防发生决堤。

 对话

  东北小伙在梅州露营遇洪水:半夜好心人敲车窗叫我撤离

“第一次在外旅行遇到这样的情景!半夜两点钟撤离去高地……”6月16日,强降雨造成广东省梅州市多地内涝,正在梅县区旅行的短视频博主“印记走中国”经历了难忘的一夜。17日中午,他告诉南都记者,由于自己是自驾游客,没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撤离通知,本打算在外停车过夜。多亏好心人敲车窗提醒,让他及时撤离。

博主“印记走中国”来自辽宁,今年春天一个人驾车来到广东旅行,一个多月以来,细致游玩了梅州多个县区。6月16日,梅州全市被降雨回波覆盖,局部地区有暴雨,甚至特大暴雨。此时他正在梅县区松口古镇,原本已经对广东的雨水有些“习以为常”,计划当晚也跟前几天一样,把车停在游客中心的停车场露宿。但他没想到,暴雨造成了洪水。松口古镇就在紧邻梅江的下游,水位逐渐上升。

“我不是本地人,我也没有他们的群。”他告诉南都记者,当时,自己只注意到有很多车辆驶过,没意识到那是镇上的人正带着家当撤离。多亏一位穿着拖鞋、白色短袖的热心大叔,看车牌判断出他是游客,就专门骑着摩托车过来,敲他的窗玻璃提醒:“我怕你睡得水来了你都不知道,那边街上的人全部都往上面搬了,赶紧撤离吧。”回忆起来,他有点可惜,没留下大叔的联系方式。

6月17日凌晨离开之前,这名博主拍下了松口古镇的街景:“水位都把街道给淹没了,人已经都陆续地撤离了,镇上陆陆续续的全是撤离的车辆……现在游客中心停车场这块儿已经有积水了,太危险了……”按照大叔的建议,他连夜撤到了镇政府一带,并在附近找地方停车过夜。

17日上午,该名博主继续游览了元魁塔、甘露亭等松口镇内的景点,并陆续上传分享了拍摄的实时画面。评论区有很多牵挂家乡的网友通过他的播报了解水情,也有当地人指引撤到何处相对安全。

他告诉南都记者,听闻松口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他有很多景点想去,计划等洪水退去之后继续拍摄古镇。“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希望这里早日恢复往日!”

采写:南都记者 周敏萱 侯婧婧 马辉 翁安琪 张林菲 敖银雪 韦娟明 李佳滢 实习生 李婉茹 陈美慈 晏宇豪 通讯员 粤消宣 钟颖 陈雄辉 曾瑜 凌霖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南方+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鹿筱悦 阮增豪 程健聪 李鹤鸣 蔡肇宇(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