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华四小创客室的拼装区。 受访者供图

案 例

在广州花都区新华街第四小学(以下简称“新华四小”),无论是在科学的课堂教学、学校的小社团活动还是市、区的科学竞赛活动,学校坚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齐乐乐”参与其中。在这所“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校园里,同学们在阅读和课堂中积累科学知识、科学梦想画作挂在树梢、科创灵感在科创室迸发火光。在这一过程中,广州智慧阳光评价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其科学、精准的评价方式,为师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反馈,使科学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行项目式科学教育

据校长王月霞介绍,新华四小是广州市教育研究院“430”科普阅读与实践活动的试点学校。学校以“智慧阅读活动”为引领,带动科学教育的科普阅读课程实施,创设单元项目探究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观察、实验、测量、推理、解释等基本的科学方法。

在课堂之余,还需要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作为延伸,帮同学们展开科学创想的双翼。

六年级学生朱宇彤便是scratch趣味编程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她从三年级初次加入学校编程班上课时,便被编程深深吸引住了。虽然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一些编程的英文单词她花了些功夫才记下来,在老师的悉心教学与指导下,她克服了困难、坚持将编程学了下来。六年级时,朱宇彤设计了一款小游戏,并获得了2023年花都区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创意编程开发比赛项目二等奖。“学习编程让我的逻辑更加清晰了,做数学题的时候也感觉更轻松一些了。”

提供大胆学习的空间和氛围

科学教育的开展还需要有足够的空间,给同学们的科学灵感“施展拳脚”。在新华街四小,位于教学楼4楼的创客室是同学们创新精神的摇篮。创客室分为编程区、拼装区、竞赛区、3D打印区、展示区,每个区域都是学生创新旅程的关键一步。

“创客室的内部设置可以满足从想法到实践的全过程。”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四小学副校长杨永锋介绍,编程区域让学生们设计和编写自己的项目代码;拼装区域提供了各种工具和部件,以实现同学们的设计;竞赛区域的地面铺设了机器人运动的赛道轨迹,是一个展示和测试作品的舞台;3D打印区则开辟了物理创造的新天地;展示区让学生的作品和创意得到展示。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还要营造一个既鼓励创新又容忍失败的科创氛围。王月霞表示,这种氛围让学生敢于尝试,即使面对失败,也能够从中学习和成长。“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面对挑战时的韧性和创造力。”

评价系统让科学教育更有针对性

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而言,教育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导处副主任、科学老师曾泳森告诉记者,在以往的传统评价方法中,老师主要通过学生的作业、考试分数来判断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这种方式往往只能反映学生的部分学习情况,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使用了广州智慧阳光评价·科学素养测评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后,不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能够将学校的情况与广州市、花都区的整体水平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学校自身目前存在的不足。

采写:南都记者 杨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