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0年闰九月二十九日,代王刘恒即皇帝位,是为汉文帝,入主未央宫。

三个月后,有司请立太子,经过君臣商讨,刘恒活着的儿子中年龄最大的刘启被立为太子。

皇帝有了,太子有了,接下来就是立皇后的事情了,公元前179年三月,有司上书请求刘恒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皇后的人选,其实并没有什么争议,因为刘恒在代国时的王后包括王后所生的四个嫡子都已经离奇死亡,如今刘启已经被立为太子,他的生母正是备受刘恒宠爱的窦漪房。

所以窦漪房几乎就是既定的皇后人选,薄太后也对刘恒说:“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出自《史记》)

于是窦漪房就成了大汉王朝的皇后。

其实我们看刘恒和窦漪房这对帝后,真的是有大运气在身上的。

当初汉高祖刘邦去世,刘邦的几个儿子包括吕后所生的汉惠帝刘盈都让吕后嚯嚯了个遍,唯独代王刘恒平平安安的。

吕后一死,诸吕作乱,朱虚侯刘章和周勃、陈平等里应外合平定诸吕之乱,然后皇帝这个大馅饼就落到了刘恒的头上。

刘恒做了皇帝,皇后这个大馅饼就落到了窦漪房的头上,而原本窦漪房只是一个被选入宫服侍吕后的良家子,后来吕后为控制和监视诸王,就选了不少宫人赐给诸王,每王五个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窦漪房就在其中,原本她想要去赵国,因为她的家乡清河郡观津县就在赵国境内,为此她还特意找了主管这件事的宦官说情,结果宦官给忘了,窦漪房的名册被放在了代国的队伍中。

这可真的是阴差阳错了,启程的时候,窦漪房得知这件事哭着不肯去,但诏令已下,她不去也得去,只能不情不愿到了代国。

别说这阴差阳错还真的救了窦漪房,要知道赵国在后来证明是出了名的不祥之地,毕竟刘邦的三个儿子先后做赵王都死了。

而窦漪房到了代国得到了刘恒的宠爱,先后生下一女二子,刘恒继位前后,他的王后和四个嫡子又都离奇死亡,刘启成了刘恒最大的儿子,还被立为太子,真真是窦漪房捡了大便宜。

等到窦漪房做了皇后,考虑到她的父母已经去世,薄太后下诏让有司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还让清河郡为窦皇后的父母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其规制都是按照薄太后为父亲灵文侯所设置的灵文园的制度。

不得不说,薄太后对这个儿媳还是非常好的,当然,也可能只是因为母凭子贵,但不管怎样,这对婆媳处得还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窦漪房得到了一个女人所能得到的一切,有天下最尊贵的男人宠爱她,有皇后这个母仪天下的身份加持,有太子这样的儿子,还有薄太后这样疼爱她的婆婆。

但窦漪房也有遗憾,比如父母早死,再比如两个兄弟早早和她分离。

窦漪房做了皇后后,就寻找自己的两个兄弟,其中哥哥窦长君一直生活在清河观津,而弟弟窦广国却不知所踪。

窦广国的命运也是极为坎坷,他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里贫困,他就被族人卖到了外地,后来又被倒手了十几次,以至于谁也不知道窦广国究竟被卖到了什么地方。

实际上,窦广国最后被卖到了宜阳,被主人家派到深山里去烧炭,白天卖力干活,晚上就和上百名烧炭工一起睡在石崖泥壁下面,生存条件之艰难可想而知。

而且窦广国小小年纪就被卖,还被倒手了十几次,经常吃不上饭,以至于面黄肌瘦,身材矮小,一起的烧炭工经常欺负他,睡觉的时候就将他挤在窝棚的最边缘。

结果就是这样救了窦广国一命,那是一个深夜,山泥出现了滑坡,临时搭建的窝棚被泥石流掩埋,而窦广国因为在最边缘反而躲过了一劫,成为唯一的幸存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窦广国觉得这是自己转运的开始,于是就忍痛花钱找人算了一卦,结果卦象显示:不久的将来他会封侯。

窦广国是不信的,他只不过是个被倒卖了十几次的奴仆,凭什么封侯?

他没信这个卦象,继续给主人家做事,而主人家因为死了这么多人,也没法继续在宜阳生活,就到长安去避避风头,窦广国也跟着到了长安。

到了长安的窦广国听说了一件大事,即当时的皇后姓窦,是观津人,窦广国突然就想到了算的那一卦,他忍不住欣喜,难道他真的要封侯了?

因为种种迹象表明,皇宫里的那个窦皇后就是他的亲姐姐窦漪房。

尽管窦广国四五岁就被卖到了外地,但他自小聪明伶俐,很小就记得很多事情,包括自己的家乡、姓氏以及和家人相处的情景。

甚至他还记得曾经和姐姐一起采桑而不慎摔下树的事情。

所以他能肯定窦皇后就是他的亲姐姐, 于是他就大胆的上书自陈,说自己就是窦皇后失散多年的亲弟弟,将自己记得的事情说了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到上书的官员不敢怠慢,很快就报告给了窦皇后,窦皇后看了很激动,赶紧将这件事告诉给了刘恒,帝后就一起接见窦广国。

窦广国一见窦皇后就确认眼前的皇后的确是自己的亲姐姐,因为窦皇后这么多年容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但窦皇后却无法确认眼前的人是不是她的亲弟弟,毕竟他们分别的时候,窦广国还是一个幼童,实在太小,而后来被卖了那么多次,面黄肌瘦,单从外貌上,窦皇后还真就不能确定。

所以窦皇后问了一些小时候的旧事,虽然事情过去了十几年,而且窦广国又小,姐弟俩之间留下的相处记忆并不多,但窦皇后提到的每一件事情,窦广国都能回答上来。

随着几个问题问完,窦皇后已经确定眼前人就是自己的亲弟弟,但还是要做最后的验证,就问窦广国还有没有什么事情用来验证。

窦广国说:“姊去我西时,与我决於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出自《史记》)

翻译一下就是:“姐姐和我告别时,曾讨来淘米水给我洗头,又要来饭给我吃,才放心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情景窦皇后自然记得很清楚,彼时她即将进宫,和还是幼童的窦广国告别,在离开之前将小小的窦广国收拾了一番,给他洗了头,让他吃了饭才放心离开。

谁曾想,这一分别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里,她进宫,从长安到了代国,又从代国回到了长安,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而窦广国却在四五岁的时候就被卖了出去,辗转被卖了十几次,一直是个最辛苦的劳力。没想到大难不死真的有后福,他跟着主人家到了长安,然后就见到了成为皇后的亲姐姐。

窦广国说完这句话,姐弟俩执手痛哭,刘恒也很是感慨,赏赐给了窦广国很多的财物、田地和房屋,又让与窦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进京。

这下子,窦皇后、窦长君和窦广国三人终于在长安团聚。

后来刘恒在周勃、灌婴等人的建议下,选了德高望重的长者和品行端庄的士人与这兄弟俩相处,让兄弟俩耳濡目染之下变成了谦谦君子。

刘恒去世后,刘启继位,窦皇后变成了窦太后。在窦太后的坚持下,窦广国被封了章武侯,彼时窦长君已经去世,其子窦彭祖被封为南皮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