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全世界将目光聚焦在俄乌战场的时候,巴以局势却在不知不觉间走向了失控的边缘。

然而,濒临失控的结果之一就是,使得一向以团结著称的以色列人的内部,爆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多名以色列高层人士,也在同一天宣布退出紧急联合政府,即、退出以色列战时内阁。

那么,以色列如今这一系列的乱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内塔尼亚胡的一意孤行

自从以色列军队对加沙难民营实施猛烈袭击,救出4名被扣押的人质之后,内塔尼亚胡又作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

他命令以色列军队不必再局限于加沙地带的作战,而是准备开辟针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新战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以色列就已经对黎巴嫩首都发动过空袭,导致包括哈马斯二号人物在内的7人死亡。

哈马斯因此当即宣布停止和以色列的任何谈判,而以色列的举动无疑令巴以冲突又进一步扩大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黎巴嫩方面也向联合国发起了投诉,指控以色列的袭击以及战争期间的暴行。

紧接着,叙利亚为警告以色列,开始向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占领区发射导弹,并准确击中其军事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从那时候起,巴以冲突已不再是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的军事冲突,而是有越来越多的势力被卷了进来。

比如,为干扰以色列的后援,胡塞武装于红海湾时不时会对美国来一通无人机偷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朗由于长期受到美国打压,始终憋着一口气,现在也终于可以乘势派出军舰前往红海给胡塞武装助助威。

而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则几乎天天遭到伊拉克民兵组织火箭弹的问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几方势力对美军的袭扰,虽然对美军不构成多大伤害,但也足以令其无暇顾及以色列了。

另一方面,黎巴嫩真主党也以色列展开了报复行动,他们对以色列北部的驻军发动了较大规模的袭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马斯则继续在加沙和以色列进行着较量,尽管哈马斯各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却仍可以利用地形条件拖累以军进度。

与以色列积怨已深的叙利亚自然也不甘寂寞,频频派出地面部队进攻以色列占据的戈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纵然有中东小霸王之称,即使科技发达、经济强盛,但其毕竟还是一个地小、资源少、人口不多的国家。

如果长期陷入周边国家群起而攻之的处境里,以色列迟早会有被拖垮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往以色列有美国作为后援撑腰,可现如今美国同样陷于俄乌战争和红海的麻烦当中,对以色列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或许是眼见以一敌多的局面不可避免,且确定最终只能靠自己,内塔尼亚胡才一意孤行的决定开辟新战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管内塔尼亚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三线作战对任何国家都是非常吃力、且前景堪忧的。

很快内塔尼亚胡的决定带来的弊端,也逐步显现了出来!

二、累计46万多民众的出逃

随着6月3日,以色列战机毫无预兆的对叙利亚城市发动了袭击,即标志着这条由以色列主动开启的第三战线正式打响了。

内塔尼亚胡在以军困于巴勒斯坦战线、僵持于黎巴嫩战线的不利局面下,仍执意开辟叙利亚战线,其意图着实让人捉摸不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一个巴勒斯坦战线就已经让以军疲于应付了,再同时多加两条战线作战,难道不是自寻死路吗?

不过,以色列内部终于还是有人发出了反对的声音。

耶路撒冷时间6月9日晚,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本尼·甘茨公开宣布退出紧急联合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随其后宣布退出的还有内阁观察员艾森科特,以及另一名内阁成员特罗珀。

同一天,国防军加沙师指挥官阿维·罗森菲尔德也公开宣布辞职,但由于他的职位特殊,必须留任至继任者接任为止。

这些人多为以色列左翼阵营的国家团结党成员,他们的退出不仅意味着以色列内部对战争局势有了不同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还意味着,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阵营和极右翼党派,未来将会毫无阻碍的出台更为激进的政策。

可能正是因为政坛倾向偏激化的变动,促使以色列人对战争局势产生了悲观的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短时间内,以色列人的外逃趋势显得更加严峻了,最多的时候竟达到一天三万多人移民。

根据某些媒体的报道,从去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至今,已经有超过46万以色列人选择逃离以色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对14亿中国人来说,四十几万人移民说明不了什么,根本无关痛痒。可是,对于总人口尚不足957万的以色列而言,这个移民人数的比重已经接近5%了。

况且在这些逃离的人当中,约有五分之一是双重国籍,其中不乏于“阿克萨洪水行动”后,主动从国外赶回参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比其他以色列人更为清楚国内外形势、国际舆论,以及这场战争性质的变化。

这些人曾经在以色列人遇袭、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主动返回参军,可见他们内心充满着保家卫国护民的热忱。

现在这些人选择在以色列扩大战争、急需用人时离去,可见他们要么是内心否定了战争的正义性,要么是预见到了不利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点就是,能够在国家严格把控人口外流的紧要关头,顺利移民以逃避战火的,必然有着非富即贵的身份。

有钱人和有权人纷纷逃离,留下平民百姓身处困境、应对战争,这实在有失一个国家的应尽之责。

后记

从以往的五次中东战争看来,以色列似乎并不害怕以一敌多的局面。

然而,时代和形势早已不同于以往,今天,以色列所站的立场也已不同于以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再想持续战争,肯定会给周边国家以及自身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