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坐拥“五岛一湾”

滨海旅游产业园

特呈岛、南三岛

东海岛、硇洲岛、南屏岛

如五颗璀璨的明珠

把湛江湾拥抱于怀中

这些年

前面四个岛屿纷纷“出道”

唯有南屏岛

似乎极少出现在大家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拍镜头下的南屏岛就像大海里的一个巨大“音符”。

事实上

南屏岛可是一座宝藏小岛

在这座“低调”的小岛周围

生活着脊椎动物演化“活化石”

——文昌鱼

以及地球唯一的蓝血“活化石”

——鲎(hòu)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昌鱼喜欢藏在浅海的沙里,它们的身体通常半截露在沙子外。图源CCTV纪录片《水下中国》第二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鲎层层叠叠在沙滩上活动。

作为两大地球生物进化史的

见证者所生活的岛屿

南屏岛隐藏着

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今天就“鱼”它们来一场

奇妙邂“鲎”吧!

5亿年不变

维持原始形态的神奇生物

清晨从东海岛的东南码头出发,航行不到20分钟,远远地,一座海上绿洲就出现在视野中——那是南屏岛纤长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俯瞰南屏岛一侧,宛如海上绿洲。

据公开资料记载,南屏岛位于东海岛东南面,介于东海岛和硇洲岛之间。该岛呈长条状,面积约0.73平方公里,长度约7公里,最宽处不到1公里,有着“玉带滩”的美誉。

由于岛上没有码头,船只能停靠在较浅的岸边。沙滩上留有不少颜色、形态各异的贝壳,仿佛是这座小岛送给我们的第一份见面礼。而不远处——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里,就藏着我们要邂逅的神奇生物——文昌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橡胶状的脊索贯穿了文昌鱼的背部。图源CCTV纪录片《水下中国》第二季

文昌鱼其实并不是鱼,它是低等无脊椎动物向高等脊椎动物演化时的过渡生物。

5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由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过渡——脊索动物在海洋里出现,这就是文昌鱼。它外形像小鱼,体侧扁,长3至5厘米,半透明,头尾尖,体内有一条脊索。

5亿年的漫长岁月里,它一直维持着原始状态,没有脊椎骨,不容易留下化石的遗迹。但它也神奇地没有灭绝,直到成为了历史见证者般的“活化石”,也成为研究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模式生物。文昌鱼也因此被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揭示脊椎动物起源的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挪动的文昌鱼在水中“翩翩起舞”。图源CCTV纪录片《水下中国》第二季

“不是每块沙滩都有文昌鱼。”据当地渔民介绍,文昌鱼喜欢藏在浅海的沙里,它们的身体通常半截露在沙子外,半截埋入沙子中。

想要捕捞它们,得趁着退潮,用锄头在浅海中攫取一块海砂,再取一瓢海水把海砂冲到簸箕里。砂被水一冲重新流进海里,箕底就留下了若干通体透明的小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屏岛生态环境优良。

目前,我国已把文昌鱼列为二级保护动物,渔民在捕鱼时如果误捕了,会把它们放归大海。

岛上生态好

“蓝血活化石”也来凑热闹

“今天是潮水高位,估计能挖到文昌鱼的几率不太大,我们往前走走吧。这里的神奇生物还不止文昌鱼一种呢。”在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高级工程师杨锋的带领下,队伍继续向前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岛上常见的植物除了红树林就是老鼠艻。

“小心,这里的植物会扎人。”顺着杨锋手指的方向,一丛丛茂密的、顶着海胆一样尖刺的植物拦在面前——这是一种名为“老鼠艻”的海边固沙植物。每当海风一吹,它们就会在沙滩上欢快地“奔跑”起来,乍一看,还以为是“奔跑的海胆”。虽然名字呆萌,但是不建议靠近,因为它的枝条会扎得你嗷嗷叫。

突然,滩涂沙地上一些迷宫般的活动痕迹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像是什么动物的活动足迹?”同行的人发出了疑问,“应该是鲎。”队伍里有人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研人员在给鲎测量相关数据。

鲎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蓝色血液的生物,在地球上存活近5亿年,与文昌鱼几乎是“同龄人”,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样貌,也被称作“蓝血活化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鲎的一生要脱超过十五次壳,每脱一次称为一龄,幼年鲎脱壳次数较多。

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鲎的血液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生物活性可抗菌、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是鲎试剂的主要成分。然而,中国鲎的生长速度很慢,从孵化到成熟需要花上十几年时间,鲎苗对环境要求高,对温度、盐度等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中山大学的学生正在岛上开展课题研究。

南屏岛上还有一支来自中山大学的科研队伍。据团队的学生介绍,他们有部分的课题研究需要在这个岛上完成。他们也没想到还有人关注这个岛。

面对一个天蓝海阔

群鸥飞翔、豚跃鱼欢

却鲜少有人踏足的小岛

加强陆岛、岛岛联动

形成“美美与共”海岛旅游新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ews

来源 | 广东共青团、湛江发布

编辑 | 卓映紫

校对 | 蓝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