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裸露在外的食品都需要加盖。”“请问店里工作人员的健康证在哪里?”6月14日上午十点半,长沙太平街上的商家陆续开门,61岁的谭辉香娭毑和62岁的成智全爹爹随机走进街上的食品店,食品经营许可证、工作人员健康证、食品的保质期,他们细心地一一查看。

他们可不是在管闲事。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爹爹娭毑,是德望志愿服务中心的成员,也有人亲切地叫他们“德望大叔(大妈)”。督导食品安全、进行禁毒宣传、服务外地游客、关爱独居老人……这群爹爹娭毑用他们的方式守护着解放西。

“我们的服务范围是整个五一商圈,涵盖西牌楼、坡子街、太平街、八角亭四个社区。我们志愿者群里有近200人,都是爹爹娭毑!”德望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谢安沙自豪地告诉记者。

爹爹娭毑用他们的方式守护解放西

6月14日早上9点不到,14名爹爹娭毑在西牌楼社区德望志愿服务中心的办公室集合。集合完毕,他们在办公室楼下排好队,沿着三兴街、太平街、解放西路一路巡逻。有人拿喇叭,有人举牌子,上面写着“食品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山”“文明待客,诚信经营,共建幸福长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上的商户看见他们,笑着说:“‘德望大叔’来了。”商户们已经习惯了每早看到这群熟悉的身影。6月的太阳已经开始毒辣,但“德望大叔”队伍没人打伞,没人喝水,也没人喊热,尽职尽责地按照路线走完全程。

“我们每天的巡逻有不同主题,有食品安全,也有禁毒宣传,都是根据社区的重点工作制定的。也会配合长沙正在重点抓的工作进行调整。比如最近,市场的电子秤特别受关注,我们重点宣传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谢安沙向记者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安沙建了一个德望志愿服务中心的微信群,热心肠的爹爹娭毑你拉我,我拉他,群里目前已经有近200人。志愿服务采取自愿报名,报名次日9点在西牌楼社区集合。爹爹娭毑们从不迟到,只会早到,巡逻队伍总是早于9点出发。

巡逻只是“热身”,巡逻结束,稍作休息,10:30左右两名轮班的志愿者搭档,一起上街督导商家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
这天,成智全带上天心区市场监管局发给志愿者的100克标准砝码,和谭辉香一起出发了。

“你好,能看一下你的健康证吗?”在太平街一家售卖长沙特产的门店,谭辉香礼貌询问。店员十分配合地出示了健康证。“你们店没有办理‘湘食安码’吗?”成智全问。店员表示不知道。成智全拿出手机,打开相册,找出一张别的商户办理的“湘食安码”给店员看:“这个是坡子街市场监管所搞的公示系统,消费者一扫就能看到店铺的食安等级。建议办理一下。”“好的,我反馈给我们老板。”

“你们店出售的这些剁椒、辣酱,都要加个盖子盖上,食品不能裸露在外。”谭辉香注意到店里售卖的特产都敞开放置,特意提醒道。“可以加盖透明的盖子,暴露在空气中可能会有飞虫、灰尘、飞沫。”谭辉香耐心解释。随后店员拿出食品盖,谭辉香帮着店员一同把食物盖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食品经营许可证、店员健康证,检查商家的电子秤是否准确,随机抽查食品是否存在过期……爹爹娭毑十分细致,也和蔼可亲,商家基本都很配合。

每到节假日,“网红”长沙总是迎来大量外地游客。这个时候也是爹爹娭毑们最忙的时候。大家轮流排班,“三班倒”守护长沙烟火气。

遇到的最常见的事情是有游客丢了孩子。“大人忙着拍照,人又多,一下子就走散了。”谢安沙说。戴红帽子的爹爹娭毑很容易成为孩子们的求助对象,大家也很有经验:“让孩子报一下家长的电话,我们会告诉家长具体位置,然后陪着孩子等家长来接。”

不久前,谢安沙在太平街巡逻,一个五十多岁的外地女游客突然脸色苍白,坐到地上。他赶紧上前询问。随后谢安沙和志愿者一起把游客送到附近的医院,并叮嘱她赶紧和家人联系。

2023年春节,谢安沙还上了一次热搜:“长沙一大爷过年当了7天志愿者。”

“一开始有人说我多管闲事,后来他们知道我就是这么个人”

谢安沙是这支志愿队伍的领头人,他今年63岁,从事志愿服务已经18年。

谢安沙的生活十分规律:早上起床,按时把降血脂、降血压的药吃了,7点准时出门,搭乘地铁一号线,从涂家冲坐7站到五一广场,下车走几百米,到达位于西牌楼社区的办公室,和大家一起巡逻,10点半参与食品安全督导,中午在社区食堂简单吃点饭,下午去走访看望独居老人……一天忙碌下来,到家往往八九点,工作节奏不输年轻人。

社区有什么重点工作,谢安沙更忙,对接社区、市场监管部门、城管……各项工作背后都有大量的琐碎事务。老朋友约他吃饭,不好意思,只能往后排。

谢安沙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伢子,小时候就住在五一西路上。“读小学的时候,老师组织我们去参观雷锋故居,我当时就想,我要和雷锋叔叔一样,去帮助别人。”他从小就是个热心肠,长大后当过兵,80年代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搀扶老年乘客上车,帮助乘客,这些事我经常做,我还被评为过先进,上过报纸。”谢安沙说。

2006年,谢安沙偶然接触了志愿服务,他感觉自己找到了人生目标,此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志愿团队,大家朋友带朋友,志愿者越来越多。成智全就是谢安沙的小学同学,退休后,他受到谢安沙的邀请加入志愿队伍。

“上午参加志愿活动,下午在家带孙子。他(谢安沙)的热情感染了我们。”成智全说。

2019年,谢安沙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将自己位于位于西牌楼社区的一套房屋拿出来,作为志愿者的办公室。这套房子有一百多平米,此前用来出租。这个决定不仅家人不同意,朋友也劝他:“何必把自己的房子拿出来,一个月也有两千块钱呢。”谢安沙坚持把房子重新装修,作为志愿者的办公室,之后又改为雷锋事迹展览馆,成为宣讲雷锋故事、传承雷锋精神的教育基地,附近的小学经常到这里开展实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安沙

“雷锋精神应该要传递下去。他是我们长沙人的骄傲。”谢安沙说。

除了拿出自家房子,谢安沙还经常自己掏钱购买物资。看望独居老人,他总是拎些礼品,这些都是他自掏腰包。一年下来,五六万元会花在志愿服务上。“我也没什么别的爱好,这是我唯一热爱的事。”

一开始,有人说谢安沙多管闲事,亲人也不理解,谢安沙只是默默坚持,时间长了,“他们知道我就是这么个人。”再也没人说谢安沙多管闲事。

6月16日,6月的第三个周日,忙碌的谢安沙特地把时间留出来,陪着满头白发的老父亲过了一个父亲节。除了陪父亲过节,他也发了一张自己和儿子的合影,那是他2021年六十岁生日时和儿子的合照。过完这个节日,他又要把时间投入到志愿服务中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我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发挥余热,一直坚持下去。”谢安沙说。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摄影记者吴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