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德总理朔尔茨才曾率团访华,如今才刚刚过去两个月,德方就再次宣布,这次将由副总理也是德国的经济部长哈贝克带队,来华进行访问。无论是从规格还是频率来看,此次访问都不太寻常。而究其原因,还要归功于欧盟最新出台的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总理朔尔茨和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

从欧盟方面正式宣布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开始,德国方面就是反应最大的一个国家,并且迅速站到了反对的一边。

最初德国政府就表示,欧委会所宣布的实施日期是七月份,所以德方希望在此期间,欧委会能继续同中方保持谈判,若能最终达成解决方案,将为这个问题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而在最近几日,欧洲其他国家对这件事情的讨论热度逐渐下降之际,德方各界还在不断发声。

日前,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就在此对欧委会发出呼吁,称所谓对华加征关税,不仅会导致整个欧洲的电动汽车价格上涨,还会对欧盟整体的出口经济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希望其能继续同中方谈判;

随后,德国商业组织也表示,欧委会此举既没有给德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任何保护,也没能帮助其提高竞争力,所以欧委会是在打着所谓“保护”的名义,实施错误的措施。

可以看出,欧委会的决定,让德方很是忧心。同时我们也可以确定,此次德副总理哈贝克来华,要和中方谈论的,也必定是相关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商业组织高管发声)

据德方媒体表示,哈贝克将于本月19日开始,对中国和韩国展开为期五天的工作访问,届时将针对贸易、气候保护和能源政策等议题同各方展开商谈。

在提及对中国的访问时,德方单独表示,此行必定会不可避免地谈到欧盟加税问题,所以预计到时候将同中方展开“激烈磋商”。但同时德方还强调称,由于对华加征关税属于欧委会的决定,所以德方并不会代表欧盟,同中方直接进行谈判并发表任何意见,而是会代表德国,同中方商讨一个“更为公平的贸易方案”。

也就是说,此次来华,德方是想抛开欧盟,单独和中国手拉手保持合作了。

事实上,对于德国来说,其在这件事情上的情况,和其他国家是不太一样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

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大国,汽车产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当下电动车迅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成为了德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这一背景下,一旦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就会导致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德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

再加上德国汽车产业,还对中国的电池等关键部件和原材料高度依赖,一旦加征关税,就会同时影响这些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成本,到时候德国电动车的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最终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动汽车亮相2023慕尼黑车展)

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中德两国在汽车产业的合作日益加深,很多德国汽车公司在中国都设有合资企业,并在电动汽车技术、生产等方面展开了合作。所以如果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就会使得这些德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在出口到欧洲市场时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其销量和收益。

总之,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对德国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而对于中方而言,欧盟加征关税的措施,本就是一种不公平行为,中方预计很难做出让步。

之所以说“不公平”,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这次调查和以往不同,不是由欧盟相关产业主动申诉的,而是由欧委会发起的,并且其进行调查的理由,只是根据其主观判断,认为中国在该行业对欧洲方面产生了“威胁”。

其次,在调查过程中,存在抽样不公正的问题,被抽到的中企有比亚迪、吉利和上汽,这三家企业并不算是对欧出口量靠前的国家,其主要还是发展本土销售,但正是这一特点,有利于欧洲方面将所谓“补贴”的帽子,扣在中企的头上。

最后,欧洲方面在调查期间,还要求中方企业提供敏感信息,而这些不仅涉及到了企业的隐私和机密,还包括一些核心的技术和数据,甚至是电池的配方。欧委会此举,颇有一种竞争不过中方,就利用此种手段把技术抢走的架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

如今,面对欧盟方面如此不公平的做法,中方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据业内人士表示,中方已经逐步在推进提高汽油车进口关税的程序了;此外,若欧盟方面执意对华加征关税,那么中方也将在相关产业对欧盟方面发起调查,展开同等反制。

总之,加征关税一事,本就是欧盟方面不占理,而若德国期望与中国进行对话,那么它必须首先深刻理解事件的实质,并提出一个真正平等公正的方案来,这样才能谈出一个利于双方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