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4月份,台湾地区遭遇了30年不遇的“缺药”危机,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岛内缺药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最近抗病毒药物大缺货,让岛内医生忍不住痛批台当局,缺药缺成这样还想去世卫大会?

台湾目前缺药情况如何?根据台湾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有不少药品从去年开始长期控货至今,预计今年11月才能恢复正常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岛内缺药问题迟迟未解)

除了部分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眼药水、生理盐水等缺货外,主要针对新冠病毒的莫诺拉韦也出现了大断货,由于近期新冠疫情在岛内有抬头之势,确诊患者和重症患者不断增加,该类抗病毒药物的稀缺让岛内一些医生头疼不已。

再往前追溯一下,台湾2021年3月8日就通报缺肌肉松弛剂、复方抗生素,2022年6月通报缺少退烧止痛剂,2022年8月25日通报缺少降压药、降血脂药,如今过去了这么久,缺药问题依然未解。

这不由得让人感慨,台湾出现“缺药”风波,民进党当局难道没有任何反应?当然不是,民进党当局先是拿出了一贯的说法,诸如原料药短缺、全球都缺药、临床用药需求增加等借口,试图堵住岛内民众的怨言。

接着,他们采取了最原始的“以药易药”的方式,帮助岛内民众四处找药。

随后又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例如,盘点岛内的缺药原因,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是调整生产线,争取扩大药物生产量,妥善分配给医疗机构和药店。

中期计划是建立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根据不同的缺药原因拟定解决方案。长期计划是检讨现行的健保药价政策,对必要性的药品给予适当价格保护机制。

一系列行动下来,也确实起到了一点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解决好以下三个“缺药”因素,岛内的“缺药”风波可能会继续持续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缺药问题让岛内医生头疼不已)

其一,两岸关系恶化,台防务部门储备大量药物,影响到正常的供需。

由于民进党当局公开玩火,两岸关系逐渐恶化,由于担心解放军的军演随时变实战,岛内防务部门开始有意识地大量囤积战备药物,且要求这些药物的保质期至少在8个月以上。

而台防务部门的做法,也让一些医院纷纷跟风,间接地影响到了部分药物的供需。

其二,民进党当局过度管控药价,无利可图的药商退出市场。

了解岛内民生的人恐怕经常听到“冻涨”这个词,也就是防止涨价。在药物稀缺的情况下,台当局采取的“冻涨”措施让部分药品厂商看不到利润,接二连三地退出了台湾市场,导致缺药危机更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缺药风波让岛内医生连连吐槽)

一般来说,如果有药商无法继续生产相关药品,至少需要提前6个月通报。如果因为天灾或者其他非药商原因所导致的缺药,应该在事发后30天内通报。

但是台当局并没有对这些延误的药商进行区别处罚,让一些药商存在侥幸心理,一拖再拖,严重影响到药品的供应链。

其三,原材料可能随时因为两岸危机而中断。

据了解,台湾地区约40%的药物原材料来自大陆,但在民进党当局的操弄下,两岸关系持续紧张,这让岛内药师行业相当担心,一旦台海有事,原材料怎么办?岛内的数百万慢性病人又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岸关系紧张,台湾将面临更大的缺药危机)

总而言之,对于岛内持续“缺药”的问题,民众怨言很深。正如医生吐槽的那般,什么都缺,还想去世卫大会分享经验,简直是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