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5月3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成立,全军800余人,李兆麟任总指挥。抗联第三路军发表了成立宣言,热情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游击运动,号召武装抗日的战友们,东北各族人民、各界同胞“以最大的精诚团结的热诚心、忠勇和毅力,去和敌寇血战,站在共同负责共同发展共同胜利的立场……以积极果敢精神,来破坏日寇在东北之一切军政设施,截夺敌寇武装供给,领导民众斗争,争取东北抗日运动的新的开展”。

此后,北满抗联部队在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积极开展游击活动,黑嫩平原的抗日游击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当时,日军嫩江一号飞机场坐落在嫩江县城东北方向10公里处,机场内设施完备,停放着多架日军先进战机。为了打击日军的气焰,李兆麟决定袭击嫩江一号飞机场,将任务交给了十二团。

十二团接到任务后,利用嫩江一号飞机场扩建的契机,派18岁的侦察班长史化鹏以劳工身份打进机场。史化鹏在嫩江群众支持下,混进劳工队伍。由于他干活“卖力”,很快被机场当局委任为小队长。利用这个身份,他很快摸清了机场兵力部署、飞机类型和停放数量、配套设施及敌人的活动规律等情报。一号机场扩建主要项目是修跑道和停机坪,需要大量石方。爆破山石危险性大。他就主动“请缨”学爆破,还利用独立作业的机会,把他带领的12名劳工发展成为救国会会员,在日本关东军眼皮底下掌握了一支抗日力量。

日军守卫机场陆勤部队有1个守备中队,3个小队。7月份,2个小队押送劳工到嫩江车站卸水泥等建材物资。守卫机场只剩1个小队,力量比较薄弱,是攻打飞机场的绝好时机。十二团得知这个消息,即刻决定采取夜间奇袭行动,当时十二团已经改装为骑兵团,从200多公里外的讷河县五区直扑嫩江一号飞机场。

此次战斗,十二团实际投入兵力只有100人左右,分为4路——三路分别埋伏于道路上,准备阻击前来救援的敌人;十二团政治部主任王钧亲率一队人马,经飞机场东南方无人区潜入机场。

夜里12时,王钧率领的队伍率先行动,他们清除了敌人哨兵,切断了电话线。12时30分战斗打响后,史化鹏率队包围了日军守备中队营房,将集束手榴弹投了进去,并辅以机枪火力,干净利落地歼灭了30多个敌人。接着,战士们向敌人的飞行员营房发起进攻,击毙了几个妄图强行起飞的家伙,停在停机坪上的8架敌机也被战士们引爆炸毁。

随后,十二团一面打扫战场,一面破坏了机场设施,点燃了建设中的油库,烧毁了待运物资。熊熊烈火中,嫩江一号机场被彻底摧毁,全部化为灰烬。战斗结束后,王钧在日军机场墙壁上写下了12个大字:今天折你翅膀,来日平原再战!(转自《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