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糖尿病患者

出现肺结核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自1980年以来,20-7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是发生肺结核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长不仅会增加肺结核的发病风险,而且合并糖尿病后还会增加肺结核患者治疗失败、复发和死亡的风险,对肺结核的治疗和管理构成挑战。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

一、寻求个性化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视神经、末梢神经、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损伤,抗结核药品可能加重糖尿病本身的并发症。因此,在制定抗结核治疗方案时,患者需要主动告知自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便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适当延长抗结核治疗疗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和较高的治疗失败率。因此,对于强化治疗2个月末痰抗酸杆菌检查仍为阳性者,或肺部病变广泛且发生空洞者,以及血糖控制差、且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者,可以适当延长抗结核治疗疗程至9-12个月

三、开展血糖监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者,应每天进行快速血糖监测4-7次。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空腹或餐后2小时进行快速血糖监测2-4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通过监测空腹血糖来调整睡前胰岛素或晚餐前胰岛素剂量;通过监测晚餐前血糖来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空腹血糖达标后,还要注意监测餐后血糖,以优化治疗方案。

四、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普通肺结核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损伤、胃肠道反应和皮疹等症状。共病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在出现相应症状时加强血糖监测,并寻求医生帮助,必要时可由医生进行治疗药物的调整。

五、加强营养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养治疗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既要满足肺结核的营养需要,又要使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之内。因此,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患者每日摄入能量应该较普通糖尿病患者多10%-20%,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或不超过300g/d,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20%,脂肪占总能量的20%-30%。对于营养不良的共病患者,也可选择专用的肠内营养制剂,以保证营养摄入和维持血糖稳定。另外,肺结核患者胃口常不好,需注意饮食调配,避免进食辛辣的食物,以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为宜。

六、关注体重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消瘦和肥胖,将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BMI:18.5-23.9kg/m²)。而且,每个月都要监测体重指数,并在其发生变化时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抗结核药物使用剂量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充足的睡眠、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居住环境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阳光充足、保持环境整洁、安静、舒适等,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 李剑虹、毛凡、由晓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