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歌剧《原野》1987年首演以来,已成为中国歌剧经典之作。2024年6月14日、15日,最新制作、全新阵容的中国音乐学院校庆版,藉中央歌剧院荣耀上演。

早在三个多月前,新版开排即将面世的消息,在业界内外引起高度关注。《原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金湘教授,自创歌剧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走出国门享誉欧美的中国歌剧。三十多年来,《原野》甘霖普降生机勃勃,大地芳菲争奇斗艳。笔者现场观演过N版N遍,这是歌剧化、国际化、艺术化程度最高的精品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音乐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演出中,《原野》堪称最具分量、极富质量的一份大礼、厚礼、重礼。两场公演的内涵与外延,带给人们深度多维的自觉反思,已然完全超出了一个戏演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中戏毕业入职国音的青年教师、青年导演,经历风雨春秋三十多年,想要奉献一个最符合理想、最完美无憾的《原野》,始终是导演陈蔚心中无法割舍离弃的梦。这个梦,在2024年6月14日、15日终成现实。这个梦,绝非一夜之间一蹴而就。经历了多少个日夜,全院上下齐心合力才成就了这个美丽的艺术之梦。

陈蔚集导师和导演双重身份,不,她甚至会亲力亲为涉足歌剧音乐和唱段总谱。这一次国音校庆版《原野》,基础功课做得极为充分扎实。从回归文本、重视文学、重温原著开始,将歌剧的文学性、音乐性、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钢琴缩谱、乐队总谱,这一版下最大功夫,做到最细致、最认真的勘校修订。音乐作业同样是从未有过的精密、严谨。陈蔚说,金湘先生的每一个音符,在舞台上都必须精确无误的演奏(唱)出来。

按照曹禺戏剧文学原著勾画的“蓝图”, 陈蔚导演团队从歌剧文本的结构进行舞台装置的设计,应用现当代舞台多媒体技术手段,综合体现音乐中视觉形态和角色形象。

同大多数版本不同的首先是序幕的合唱与乐队,经常会被忽略、省略的重要开篇。这一次大型歌队全数登场先声夺人,从未体验过的、非同凡响的,视觉与听觉双重叠加的强大冲击波,形成一种令人浑身颤栗灵魂出窍的震撼力。在“幽灵”群体中,赫然出现了一男一女凡夫小民,这也是歌剧《原野》第一次还原曹禺笔下仇虎爹和仇虎妹挥之不散的冤魂。两位默戏演员用奇异、诡异的肢体语言传情达意,更增添了深透心灵的割裂刺痛与悲剧色彩。

全剧舞美装置采用表现主义风格,那些极为夸张的抽象设计,非常适合表现恐惧的情态、扭曲的心态、变异的状态。四幕场景两外两内。荒野大漠,沉重异型巨石极富象征意味,如掌控拨弄人们命运的人形手指,形成禁锢逼仄沉重压抑、令人窒息不寒而栗的环境氛围。所有人物,无论有罪的、无辜的,男女老幼,无论怎样挣扎、撕扯、扭拧,总归也逃不出这手掌心。第二三幕皆为焦家堂屋内景,那立柱、那门窗、那房梁在某种角度均呈倾斜状。舞台正中的阎王画像,因面目不清反倒更显阴鸷。全剧最短暂也最美好的一场两段爱情戏,最初是投在窗户上情侣亲密偎依的剪影,十天的爱,日夜相伴如胶似漆、耳鬓厮磨刻骨铭心。全剧音乐最富旋律感、歌唱性、最优美动听、悦耳入心的金子与仇虎两首独唱、对唱、重唱,如划破暗夜的一道光,似融化寒冰的一丝暖。

关于歌剧《原野》,李心草肯定不是最早指挥的第一人、绝对不算指挥最多的第一人。但李心草自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他对这部经典的特殊情感、艺术态度、深入钻研鲜为人知少有人比,可谓是最让作曲家本人放心舒心、欣赏认同、最佳优评的指挥家。2007年在保利剧院,李心草全场背谱指挥中国爱乐乐团、万山红自导自演版歌剧《原野》。曾经听过某些模糊混沌的乐句乐段,在他的指挥下变得清晰而精确。他手中的指挥棒像一把手术刀,将作曲家精心布下的“迷魂阵”划分切割梳理得井然有序。演员唱得自由舒畅,观众听得自然悦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