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篇暴击:Lily 大胆断言,你点开这篇推送的时候,正在抠鼻孔!

不用害羞~不管你现在有没有抠抠,相信你平时多少都有这样的习惯——毕竟,很少有人类能够抵抗抠鼻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埃及第 12 王朝流行的小说——《萨内哈特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Sanehat)中,主角写信给国王凯帕卡拉(Keper-ka-ra)时,提到:

「哦,你是拉神、荷鲁斯神和哈索尔神所钟爱的人;底比斯之王门图希望你威严的鼻孔永远长存。」

在另一段剧情里,还有神王的孩子们说道:

「愿女神努布赋予你的鼻孔生命;愿星辰的女王在你南北航行时眷顾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看来,对古埃及人来说,鼻子的地位或许相当重要。

他们还相信,有「灵魂」寄宿在雕像中;而毁坏雕像的鼻子,可以阻止灵魂呼吸,从而避免「诅咒」——这也是为啥那么多古埃及雕像没有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法老作为古埃及最尊贵鼻孔的拥有者(bushi),他们的鼻孔,可能也享受着最为尊贵的服务——有专人负责打理。

据说,著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就聘请了一位专业的「抠鼻师」为其服务,酬劳是三头牛+包吃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埃及天空女神努特在小心翼翼地抠着法老的鼻孔

而到了现代,人类同样难以抗拒,抠鼻孔的简单乐趣。

1995 年,美国研究人员汤普森和杰夫,回收了 254 份有效问卷,发表了首份挖鼻孔专业论文。

其中高达 91% 的人承认,自己抠过鼻孔;当中更有 1.2% 的人表示,自己除了睡觉以外,平均每隔 1 小时都要挖一次,比上厕所还勤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猜测,人类的抠鼻孔上瘾,可能是干燥的鼻屎反复刺激着鼻黏膜、让鼻孔长期瘙痒;而挖鼻屎则可以充分刺激鼻腔内的神经末梢和黏膜,让大脑产生又痒又舒适的感觉。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往往缺乏安全感,需要通过视觉进行「自我确认」——只有看到自己亲生的鼻屎,才会感到安全。

不过还有一些狂热爱好者,为啥不满足于只在视觉上确认、做一个「黄金矿工」,还要「自给自足」,从味觉上感受鼻屎的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你是不是足球爱好者,说到有谁「爱吃鼻屎」,可能都绕不开「勒夫小零食」(??)。

毕竟……早在差不多 10 年前,前德国足球队主教练勒夫,就爱不分场合地「自我确认」——不仅当众抠鼻,有时还要吃下去,主打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

印度有两位科学家,就凭借对抠鼻孔的进一步研究,获得了 2000 年度的搞笑诺贝尔奖。

他们调查了 200 名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承认自己抠过鼻孔,还有人喜欢用铅笔、镊子(?)深度挖掘;其中更有 4.5% 的人,会选择把鼻屎吃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说,爱吃鼻屎的人是真不少……斯蒂芬·盖特(Stafan Gates)在自己有关「食物」的书《Gastronaut》中,就讨论过鼻屎这种「古怪的美食」。

根据他的采访,有高达 44% 的受访者就表示,自己在成年后还会不时品尝。有一些人是好奇,还有些人是真的喜欢它的口感与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咯,人类对吃鼻屎的研究,还远不止这点。

美国一位生化学教授 Scott Napper,在 2015 年基于「卫生假说」推测,吃鼻屎可能对健康有益,尤其是对免疫系统。

「卫生假说」通俗点说,就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通过吃鼻屎,让其中微小而无害的细菌进入体内,从而增强免疫力。

不过呢,这个推测并不能站得住脚。而且抠鼻虽好,一个不小心,却可能「病从鼻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来一个让你脑仁发麻的小知识:据说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时候,会用钩子伸进鼻孔,把大脑掏出来(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ee page for author, CC BY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这也间接告诉我们,虽然抠鼻一时爽,但用不干净的手指随便乱抠鼻孔、甚至抠出血,除了引起鼻腔感染,还可能让脑子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面部的「危险三角区」:在这个区域发生的感染,有可能进入颅腔,进一步引起颅内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 2022 年在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上的一篇研究还说,对小鼠的鼻粘膜接种肺炎衣原体后,可在 72 小时内感染嗅觉神经、三叉神经、嗅球和大脑。

结果发现,这最终可引起β-淀粉样蛋白积累,这就可能导致小鼠患阿兹海默病。

顺带一提,虽然 Aβ*56——一个特定的 β 淀粉样蛋白的一篇高引用论文被证明造假并撤稿,但 β 淀粉样蛋白仍然是主流研究中,阿兹海默病的成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假的论文(已被撤稿)

经常抠鼻孔容易弄破鼻子——如果鼻黏膜破了又刚好感染肺炎衣原体,就可能引起 β-淀粉样蛋白积累——更容易患阿兹海默病。

所以有人把这个逻辑一简化,就变成了「经常抠鼻孔更容易得阿兹海默病」。

虽然上面的逻辑有点牵强,但你不一定知道,这些生活习惯,都可能给阿兹海默病风险火上浇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爱抠鼻孔也就是个人爱好;但如果你还经常贡献头球,就要小心阿兹海默病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库巴拉、普斯卡什、盖德·穆勒、博比·查尔顿等足坛传奇,都患有阿兹海默病或其他影响认知的疾病;甚至有论文表示,足球运动员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 62%!

这篇论文在 2023 年的《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杂志上,选取了 6000 多名瑞典足球超级联赛球员进行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人员发现,除了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出不少,研究中有 8.2% 的足球运动员已经患上了阿兹海默病,或者其他影响认知的疾病——而在当地同年龄段的普通男性中,患病的只有 5.1%。

而作为对照组,同样是足球运动员的门将,患阿兹海默病等疾病的风险和普通人差不多,这也说明了头部外伤是阿兹海默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当然咯,这篇研究并不能直接证明踢足球导致阿兹海默病。除了头部外伤,还有研究发现,酗酒、爱吃辣、牙龈疾病、性格孤僻等因素,都可能诱发阿兹海默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呢,就算你不爱抠鼻、酗酒、吃辣,热爱刷牙、性格开朗且从不头球(……),携带这两个等位基因,还是可能被阿兹海默病找上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或许都还记得,前两年「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宣布息影,是因为在节目中血检,发现自己患阿兹海默病的基因风险更高。

在人群中,APOE基因有 3 种常见的等位基因:ε2、ε3 和 ε4。

根据这 3 种常见的等位基因,又可将人群分为 6 种基因型——纯合子型:ε2/ε2、ε3/ε3、ε4/ε4;杂合子型:ε2/ε3、ε2/ε4、ε3/ε4。

锤哥检测出的 APOE 基因型是ε4/ε4,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 ε4 拷贝,仅占人群中的 2% 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携带 ε4 基因型的人群,为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携带一个 ε4等位基因,认知障碍风险增加 3 倍;如携带两个 ε4 等位基因,风险可达常人的 15 倍!

而最近关于 APOE 的研究更进了一步——发表在 Nature Medicine 的一篇论文称,APOE ε4等位基因,不仅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基因,更应被视为一种「致病」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里,你的APOE 分型,在你的微基因报告(标准版、青春版、全基因组测序)里就能查看。

近年,微基因就已面向所有用户,免费更新了 APOE 分型报告,可辅助阿尔兹海默病的预防,仅这一项报告就价值千元,展现了高性价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相关联的「迟发型阿兹海默病」报告,同样可以点开你的微基因报告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还没入手微基因检测,不要错过最后几天的 618 大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准版检测直降 ¥200

年度最低价,到手 ¥59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春版直降 ¥500,到手 ¥1999

全基因组测序直降 ¥780,到手 ¥32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多重惊喜

基因鲸限定户外沙发

每 20 人中就有 1 人免单

单笔实付金额 TOP1

可获 ¥4999 健康基金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 618 活动限天猫/京东旗舰店

具体以各平台公布的规则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可以戳图片直接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要凑单的选手,还可以复制口令,打开淘宝跳转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9¥3D7ZWym9cHI¥ https://m.tb.cn/h.gfU35pn CZ0016 年中大促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