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温林枫

晨光暮霭中,穿行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寿山村的茶盐古道,沿街的汉服阁、摄影驿站、蛋茶铺子等新业态仿若将古村带回往日熙攘。

“寿山是我美丽的故乡,也是在外20多年,一直割舍不下的牵挂,所以我选择了回来建设家乡。”2022年9月,凌丽果断接下屏南县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招募令”,深耕家乡文旅新业态,推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让古村落焕发新活力,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创收达500余万元。

“从前我们只能外出务工,现在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别提多高兴了!”村民的言语中都是藏不住的骄傲之情。

从一县试点,到全市铺开,短短不过两年,与凌丽一样的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如雨后春笋般在宁德闽东大地涌现。从专家学者、退休干部到致富能人、电商网红、返乡创业大学生等,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群体,因怀揣着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对故乡的依恋,带着经验、智慧、技能和资金扎根土地,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理念新业态新成效,让闽东特色乡村全面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人才与乡村实现“双向奔赴”

宁德市创新实施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做法,面向全社会各领域选聘优秀人才担任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激活乡村创新创造活力。

2022年,一场“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在屏南县率先拉开帷幕。宁德市选取屏南县开展试点,坚持“实用即人才”理念,打破部门、行业、体制等壁垒,突破地域、身份、专业等界限,探索推行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工作,招募英才以兼职方式进点驻村开展服务,在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生成、品牌打造等领域献智献力。

招募令一出,响应者云集,“新农人”邱桂敏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屏南县屏城乡南湾村和岭下乡葛畲村、谢坑村特聘指导员,积极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各种可行性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桂敏在田间耕种。

流转荒地、开荒复耕,探索农耕文化与研学、观光、摄影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在邱桂敏的带领下,“农业+”多业态的发展模式为编织“稻香梦”提供了新路子,上千亩荒芜的土地重新挂满金黄的稻穗,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也可以拥有诗与远方。

从“田”起步,深耕乡野。邱桂敏躬耕实践,高举创新创业的旗帜,为人才搭建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奔赴田间地头,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在屏南,104名有识之士与新老村民携手在沃野田畴上织锦、在黛瓦黄墙间造梦,助力“我在屏南有亩田”“云村庄·云村民”等特色品牌持续打响,“喜柿季”“节日村”等特色IP火爆出圈。

在屏南长达一年试点总结的基础上,2023年,宁德市全面推行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工作制度,研究出台实施方案,制定“七条措施”,改变传统选派思维定式,面向全社会各领域公开发布“招募令”,选聘448名行业公认度高、代表性强的人才(团队),采取“一人一村”“一人多村”“多人一村”相结合的方式,按需匹配到536个村开展驻点服务,有效拓宽了人才下沉服务的通道,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的热情动力。

“只有主动破除藩篱,打破体制机制壁垒,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才能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在广阔乡野施展才华。”宁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工作制度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乡村有流量、有人气、有活力

受聘担任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后,如何帮助卓洋乡前洋村充分挖掘潜力、形成发展优势,成了陈彦全到村以后的头等大事。

经过近四个月的调查研究,导演、制片人出身的他明确了将前洋村打造为“全国大学生影视文创村、五朝遗韵康养古村”的思路,并提出构建青年影人生态圈、公共空间微更新改造和系列文创品牌活动打造、搭建青年影人驿站等阶段性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彦全正在拍摄影片《父亲的厝》。

设立驿站、创作基地,邀请电影人才来古田县开展电影创作采风,促成院线(实战)电影项目落地拍摄、制作本土特色宣传文化产品......在陈彦全及团队的精心打造下,前洋村大放异彩,让福建省首批重点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为乡村带来流量、人气和活力。

以才引才,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相继被引进,如今,这样的故事在福建宁德频频上演。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福建福鼎站站长周宏宇博士就是其中一个。

在福鼎市,周宏宇积极推广复制福鼎嵛山镇乡村振兴做法,对接组织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师生来宁开展社会实践,完成硖门客运站改造方案、唐阳古宅修复改造设计等项目45项,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起“青年力量”。

针对乡村人气不足和人才短板等问题,宁德市实施“以才引才”新模式,推动特聘指导员组建“智囊团”驻村服务,形成“聘用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撬动一方资源”的良好效应,推动一大批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落地开花。

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刘涛带领团队15人立足霞浦北壁外海资源优势,突破高值化海藻海葡萄海区养殖技术,推动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和北壁乡签订攻坚合作协议、建立实践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涛指导的海葡萄种养实验取得成功。

全国著名“三农”专家、特聘指导员温铁军团队启动的全国首个“云村民”计划,有力推动城乡要素“破圈”流动。其团队还策划生成“屏南800”生态公共品牌、“认领一亩田”、农村“三变”改革等一批首创性做法,助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立足闽东山海特色优势,以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为代表的特聘指导员,积极推动校地双方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建立实践基地,带领团队促成科技合作项目70余个,举办讲座培训1100余场次,攻克技术难题560余个,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科技智力支撑。

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

五月的南岩,山峦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陆雨鑫手拿记录本,挎着背包,沿着村间小道,走进电影《南岩往事》创作基地,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2023年9月8日,陆雨鑫被聘为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第一批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驻村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大力协助下,她亲手改造老宅打造《南岩往事》电影创作基地,充分发挥自媒体影像的传播力量,大力宣传电影取景地众多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带动村集体经营的民宿、农家乐收入大幅增长。

“我们计划通过拍摄《南岩往事》这部电影,保留拍摄场地形成长期的影视基地,吸引更多影视制作团队前来取景拍摄,为南岩今后打造成为闽东区域影视热点奠定基础。”对南岩的发展,陆雨鑫有着清晰的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雨鑫在南岩影视基地做影片前期勘景工作。

特聘指导员到村后,怎么做?要做什么?“揭榜挂帅”给出了答案。围绕乡村发展需求,宁德市面向特聘指导员实施农村项目“揭榜挂帅”,推动特聘指导员“围着项目服务转”,有效促成生产发展、设施建设等400余个项目落地实施;通过重整“空心村”、盘活“闲置房”、开发“抛荒地”等措施,推动蕉城区金蛇头、霞浦县三沙、福安市南岩、屏南县龙潭、四坪等“小渔村”“空心村”相继出圈,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针对村级发展潜力难挖、资金难筹等问题,驻点乡村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优秀企业家、文化创意产业等人才资源力量,聚焦假日游、亲子研学等领域,谋划打造乡村旅游、农耕经济热点,直接带动村民就业8900余人,推进村财增收930余万元——

一订就走网络订票公司总经理陈锦清带领团队打造“穆阳花火不夜城”,引流18万人,带动消费1500万余元,直接拉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

福建省剪纸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孔春霞积极推动宁德市柘荣县靴岭尾村打造“中国剪纸第一村”,通过开展研学、培训110余场次,带动文创产品销售、研学、民宿等收益达20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春霞开展非遗剪纸教学。

寿宁县硒锌产业协会会长叶生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发展模式,指导村集体盘活闲置土地入股发展种养业、建设“百菊园”、加工金丝扣,推动村财增收10万元,实现20名中老年人在家门口就业。

电商达人、网红主播变身“新农人”,通过创办合作社、包装营销、直播带货等途径,助力小农村融入大产业、对接大市场,直接带动屏南县抖音网店菌菇销售额占到全国抖音网店菌菇销售额1/3,全县菌菇日均上行包裹量比2018年增长了30多倍,创造了乡村连上“网路”开“新路”的振兴奇迹。

扎根泥土,步履不停。当前,宁德市各地纷纷启动第二批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公开招募工作,在希望的田野上,特聘指导员筑梦乡村全面振兴的故事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