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历来是亚太地区的焦点,对中国内地市场而言更是如此。在很长的时间内,“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如何?主要看香港。”是普通共识。

然而,面对当下市场的调整,香港与内地市场之间的“分化”已越来越明显。本季香港春拍落下帷幕,内地春拍下半场即将启动。几多欢喜几多愁?结合雅昌拍卖图录APP数据分析,联合多位来自内地、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市场专家的观点细谈本季香港春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图:雅昌艺术网,数据来源:雅昌拍卖图录APP

01

亿元高价缺席

市场成交额持续缩水

高价作品面临成交天花板,成交总额持续缩水是本季香港春拍最为突出的特点。

本季香港春拍,六家拍卖行(佳士得香港、苏富比香港、富艺斯香港、邦瀚斯香港、中国嘉德香港、保利香港拍卖)现当代艺术板块上拍数量共811件,相较去年春拍1163件,减少了30%。成交总额方面,六家拍行总成交额22.88亿港元,较去年春拍33.95亿港元,缩水33%

最为突出的变化,体现在亿元高价作品缺席上。去年奈良美智的《乳白色湖中》,成功突破一亿港元,而今年最高价作品尚·米榭·巴斯奇亚《亚摩利人猎游》成交价9873.5万港元,卡在了亿元大关,也是近些年来唯一一次亿元作品缺席香港的一季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尚·米榭·巴斯奇亚(Jean-Michel Basquiat)

《亚摩利人猎游》

成交价:9873.5万港元

2024富艺斯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在高价作品整体成交方面,本季春拍亦不及往年。上一季香港春拍,突破5000万港元的拍品共12件。本季减少了一半,仅6件作品超过5000万港元。

成交TOP20的高价拍品,两季之间成交总额差距略小一些:2023年TOP20拍品总成交额11.06亿港元,2024年TOP20拍品总成交额为9.92亿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拍卖官 Georgina Hilton 于佳士得香港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现场,为安迪·沃荷巨作《花》落槌,成交价6662.5万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富比香港2024现当代艺术晚拍,奈良美智《我愿今夜一睹璀璨光辉》以9595.9万港元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邦瀚斯亚洲区现代及当代艺术部主管关尚鹏于邦瀚斯香港春拍,草间弥生《infinity》以4643.4万港元成交。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下藏家们“惜售”“畏高”的心态。

从业多年的艺术市场研究学者,雅昌专栏作者季涛表示:“本季香港春拍亿元拍品缺席,在总成交上少了很大的权重。今年现当代艺术板块比去年明显缩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拍品品质明显不如去年,所以价格上不去。这也表明了当下藏家的心理:卖家惜售,买家普遍对价格有一些恐高。”

来自中国台湾,从业20余年的资深画廊经理人许咏涵认为:香港春拍高单价拍品缺席,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是一个合理的现象。“因为现在全球经济不止亚洲,包括欧美都不好。拍卖行也会考量拿高单价拍品,卖不掉风险很大。还不如稳扎稳打,拿一些可以拍出稳定价位的作品。”

另一位内地资深艺术市场经纪人李雅璐亦持相似观点:“经济不明朗阶段,事实上藏家对于顶级作品是惜售的。整体市场是有一定程度的缩水,因为以往成交额中高价拍品占有很大比例。不过 ,个人认为赵无极等高价艺术家拍品属于平稳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图:雅昌艺术网,数据来源:雅昌拍卖图录APP

02

日本当代艺术“傲居”亚洲市场

从本季成交TOP20的名单来看,日本当代艺术两位代表:奈良美智、草间弥生占据其中的8个席位。与上一季的数量相同。其中奈良美智有3件作品入榜,最高成交作品是本季的第二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奈良美智 《我愿今夜一睹璀璨光辉》

成交价:9595.9万港元

202 4苏富比 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草间弥生有5件作品入榜。值得一提的是,草间弥生在佳士得、邦瀚斯、苏富比、富艺斯四家拍卖行均有高价作品成交,足见其在亚洲艺术市场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间弥生《南瓜》

成交价:4877.5万港元

2024佳士得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

以赵无极为代表的20世纪华人艺术,取得了6个席位。仅赵无极一人就占据了其中3个席位,其最高价作品进入了本季成交前5。其余3件高价作品分别来自常玉、陈逸飞、朱德群几位20世纪领军人物。

西方现当代艺术占据了剩下的6个席位。其中包括摘得本季桂冠的尚·米榭·巴斯奇亚,以及毕加索、安迪·沃荷两位西方现当代艺术代表人物。此外还包括印象派代表人物克劳德·莫内,以及超现实主义代表雷尼·马格利特,和涂鸦艺术代表班克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布罗·毕加索《画家》

成交价:7872.4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24春拍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迪·沃霍尔《花》

成交价:6662.5万港元

2024佳士得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劳德·莫奈《蒙特卡罗之路》

成交价:6148.9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24春拍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尼·马格利特《遨游》

成交价:4272.5万港元

2024佳士得二十世纪晚间拍卖

从高价作品艺术家所占比重来看,亚洲现当代艺术依然是香港市场主推的力量,且以日本当代艺术及20世纪华人艺术为代表。

对于许多人当下所持有的“西方现当代艺术在香港市场的比重增加”之观点,显然,从本季春拍高价拍品中并未得到突出的体现。

对此,许咏涵谈到:“从本季香港拍卖行的选件结构来看。作品跟前几年的布局比较雷同。我不认为西方现当代艺术比重在增加,相反我感觉是有退烧,因为购买高价位的藏家要考虑投资性。但西方现当代的作品对于亚洲藏家来讲,其实很难作为投资标的物。而日本当代、20世纪华人艺术在亚洲市场长久以来都是很稳定的。不管是内地、中国台湾还是香港的藏家,都是非常支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图:雅昌艺术网,数据来源:雅昌拍卖图录APP

03

市场“盘整”期赵无极“一枝独秀”20世纪华人艺术

正是在市场调整期,彰显出了20世纪华人顶级艺术巨匠:赵无极的耀眼表现。

在20世纪华人艺术成交TOP10榜单中,赵无极一人占据了6席,且在佳士得香港、苏富比香港、富艺斯香港均有高价作品成交。6件高价作品成交总额接近2亿港元。从上一季到本季拍卖,“赵无极热度”一直不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无极《10.01.68.》

成交价:6317.5万港元

2024佳士得二十世纪晚间拍卖

TOP10榜单中,其余几位艺术家分别为:常玉、朱德群、吴大羽、陈逸飞、吴冠中。且分别在苏富比香港、佳士得香港两家拍卖行拍出。

可以说,本季20世纪华人艺术在香港拍场依旧“星光熠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玉《瓶花》

成交价:3667.5万港元

2024佳士得二十世纪晚间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逸飞《浔阳遗韵》

成交价:3546.5万港元

2024佳士得二十世纪晚间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 德群《力争上游》

成交价: 3191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24春拍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大羽 《谱韵》

成交价:1247.5万港元

2024佳士得二十世纪晚间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冠中《万户炊烟》

成交价:1194.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24春拍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季涛表示:“20世纪板块,以赵无极、朱德群、常玉、吴冠中等为代表。市场相对比较稳定。他们的市场经过几十年的运作,都比较扎实,也更加国际化。不敢说未来有多大的发展扩大空间,但目前来看,还是支撑市场的主要力量。”

李雅璐谈到:“中国20世纪,尤其常玉、赵无极、吴冠中还是华人买家参与的主要高价标的,代表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的天花板,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期。很多重要客人还是会选择这部分进行稳定配置。”

对于20世纪艺术市场颇为了解的许咏涵谈到:“20世纪是中西文化交融很重要的板块。无论是在市场上,学术地位,都有非常稳定的发展。尤其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20世纪的经典作品就会更凸显出它的优势。比如本季拍卖,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一些短期投资性的作品已经从市场上淘汰掉。留下来的是学术、作品、质量各方面都特别稳定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图:雅昌艺术网,数据来源:雅昌拍卖图录APP

04

中国当代艺术集体缺席香港与内地市场“分水岭”凸显

本季拍卖再度让人感到唏嘘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已没有“水花”。即使领衔的刘野、曾梵志,在本季也表现平平,仅曾梵志一件作品超过千万港元,其余均在千万港元以下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梵志《面具系列1999第一号》

成交价:1218.7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24春拍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艺术家名单也更加聚焦:以曾梵志、刘野、张恩利等几位艺术家为代表。早期“叱咤风云”的F4,在本季拍卖中已不见身影。

而过去几年中,频繁在香港市场刷新纪录的年轻一代艺术家,本季热度也在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野《小芳抱猪》

成交价:945万港元

2024佳士得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

从本季拍卖来看,香港拍卖市场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分水岭”似乎在逐步扩大。

季涛分析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分为两部分:从八九十年代开始起来的早期中国当代艺术。比如F4、曾梵志、周春芽等等,价格已经很高了,一直在调整中。有些依然坚挺,有些价格就慢慢掉下来了。另一部分是2000年之后新时期发展起来的艺术家。‘70后’‘80后’甚至‘90后’,价格虽然在往上发展。但整体数量不够,当然价格也没有那么高,所以很难撑起一片市场。拍卖是一个市场行为,这两部分中国当代艺术,一部分价格在调整,另一部分体量不够,很难撑起一片市场。尤其新一代的艺术家,他们的藏家主要在中国内地。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在香港市场上逐年减少。”

“中国当代艺术确实占据的比例下降。”李雅璐谈到:“这与内地市场内循环加剧,藏家参与市场推广意愿增强有很大关系,也与不同地区拍卖公司征集方向和战略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恩利《老人与鸟》

成交价:533.4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24当代艺术日间拍卖

在许咏涵看来,香港市场并非在刻意“去中国化”。她指出:“在苏富比、佳士得两家指标国际拍卖行都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尤其在中国嘉德香港、保利香港拍賣,中国当代艺术是占了很高比例的。但现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早年中国当代的作品都是千万以上,拍卖行有比较高的利润。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板块作品大部分都落在几百万。拍卖行也会考量整体的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宇兴《迎客松》

成交价:306万港元

2024保利香港拍卖现当代艺术专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晓辉《无题 — 镜前的三角形》

成交价:214.2万港元

2024佳士得香港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一钿 《不咬人的豹子》

成交价:165.1万港元

2024富艺斯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这一发展趋势在资深媒体人李熠看来是有迹可循的:“香港和内地艺术市场交流在过去三年减少,这三年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都是在地性发展的迅速时期,近两年两地正常来往后,这种交流正在恢复,但是之前的发展趋势在惯性下并没有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图:雅昌艺术网,数据来源:雅昌拍卖图录APP

05

谁是市场“新款”?本季香港市场创纪录的艺术家们

本季香港市场让人感觉整体“热度”不佳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取得高价创纪录的作品不多。

据雅昌拍卖图录APP数据统计:本季超过50万港元成交的作品中,创纪录的艺术家仅8位。这其中,最高价来自韩国艺术家李圣子,这位1918年出生的韩国画家,作品《无影山》以819万港元的高价在佳士得成交,创拍卖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圣子 《无影山》

成交价:819万港元

2024香港佳士得二十世纪晚间拍卖呈献

以李圣子为代表,本季韩国艺术家还有多位在香港拍场创下全新的纪录,其中包括在苏富比香港成交的姜明姬,作品《昙华与山茶》以247.65万港元成交。

对于本季韩国艺术家的出色表现,佳士得亚太区新上任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纪主管Cristian Albu谈到:“本季佳士得共有12位艺术家创纪录,其中5位来自韩国艺术家。他们百分百售出,且均刷新了世界纪录。”

在佳士得刷新纪录的其他几位艺术家分别来自意大利、日本、越南、英国,最年轻的艺术家:来自英国的肖托·布里塞特,出生于1996年。

对此,季涛谈到:“在中国当代艺术比重减少的情况下,可以看到,作为市场的补充,近几年,以苏富比、佳士得为代表的国际拍行,正在逐渐扩大东南亚艺术,以及日韩艺术的比重。中国当代艺术新一代的艺术家,拍卖纪录开始转移,越来越多地由内地拍卖行创造。”

06

何时回暖?市场的调整与机遇并存

在本季佳士得春拍还未结束之时,佳士得亚洲区主席程寿康开始感受到一些市场“回暖”的迹象。他谈到:“在看到‘十全—望星楼珍藏清代官窑瓷器’专场百分百成交,以及拍卖现场藏家的热烈反馈之后,已经有藏家开始积极送拍。”

一些细节也在表明市场的悄然变化:据拍卖行反馈,从本季藏家的表现来看,有很多来自中国内地的新藏家首次参与拍卖,且他们是直接竞逐价格很高的精品。此外,东南亚藏家,在其他的板块,如珠宝拍卖中,贡献了非常高的成交总额。

至于市场何时“回暖”?在多位市场专家看来,依旧还是要看经济的发展。但并非调整期就是不好的,反而在周期循环内,调整期的市场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把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嘉德(香港)2024春拍“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拍卖

许咏涵谈到:“本季拍卖,那些有长期投资性的作品还是可以稳扎稳打售出。整体而言,市场复苏可能要等到明年,今年应该还是一个比较理性购买作品的状态。但其实没什么不好,我从业二十余年,总会遇到一个调整期,但调整期下来就是爆发期。因为作品价格总要调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才有利润。”

季涛则表示:“比起说市场‘预冷,洗牌’,我觉得更多是市场萎靡。有经济的原因,也有藏家惜售。未来还是要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内地的经济,能不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势头。其次要看货源本身,即使是当下,市场一旦有好的作品出现,依然会引起藏家的关注。”

李雅璐认为,无论是市场繁荣还是调整,在周期内来看,都是好事:“近几年现当代艺术市场结构性繁荣明显,尤其新绘画板块,交易量有很大提升。‘遇冷’有多方面因素,也是市场向上发展的盘整期。独特的艺术风格、健康的藏家结构和价格体系均具备的艺术家未来市场一定会越走越好。部分价格涨幅太快太大的可能会有一定调整,都是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he Henderson 建筑照片,这座世界顶级的全新地标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佳士得将佔据大楼第6至9层。图片:佳士得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富比即将入驻的置地遮打 图片:香港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艺斯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亚洲新总部 图片:富艺斯拍卖

本季在现当代板块成交额领衔的佳士得香港在今年9月份即将搬入新的大楼The Henderson。这也意味着本季春拍将是佳士得在会展中心举办的最后一届拍卖。而仅仅在3个月之后,佳士得即将在其新大楼率先举行20/21世纪艺术的首拍。或许下一季的拍卖更值得期待。

与此同时,富艺斯香港也已于去年3月在香港西九文化区设立了全新的亚洲总部;苏富比也宣布将进驻香港中环的中心地标置地遮打。三大拍行“各聚山头”,香港拍卖的春、秋季大拍是否将迎来“划时代”的结点?未来香港拍卖市场将何去何从?多种不确定与可能性正在翻云涌动。

编辑|雨葭

审校 | 周章胜

转载|雅昌艺术网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