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

自5月1日入汛以来,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平均降水量偏少82%,多地维持重度以上气象干旱。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淮北市濉溪县走访发现,当地农户在5月底6月初收了小麦后,原本会立即播种玉米,但受制于持续的干旱,播种时间推迟了半个月之久。农户们都盼着尽快下一场大雨,缓解当下的夏种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淮北市濉溪县农田土壤缺墒严重(极目新闻记者摄)

据安徽媒体6月17日报道,今年入汛以来(5月1日至6月15日),安徽沿淮淮北平均降水量23.5毫米,偏少82%,平均无降水日数41天。受降水持续偏少影响,安徽省北部气象干旱发生发展,5月下旬沿淮淮北已普遍达重旱以上。据6月16日监测显示,沿淮淮北维持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等地有13个县(市)达特旱。14日16时,安徽省气象局已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

6月16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田间看到,由于持续高温天气,农田土壤缺墒情况普遍存在,多处农田因干旱出现开裂。农户们告诉记者,当下本应是玉米苗长势喜人的时节,但干旱天气下无法播种,田间地表只有收割小麦时剩下的麦茬和秸秆,看不到绿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户正在向刚播种的地里浇水(极目新闻记者摄)

17日上午,在刘桥镇杨湖庄,农户周女士的儿子正抬着水管向田间喷水,水管另一头是抽水泵,正从当地公用的灌溉用井中抽水。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共有17亩多地,种的是麦子和玉米。今年5月20日前后,她家收完了麦子,按照往年惯例,收完麦子后很快就会下雨,可以播种玉米。然而今年从4月至今当地没有下过雨,还伴随着高温天气,最高气温一度达到39℃,导致土地缺水干旱,他们一直没法播种。

6月16日,周女士家在2亩地里种下了玉米,需要人工浇水,“地要浇透,要举着水管来回浇。”周女士说,人工浇水耗时耗力,她丈夫从16日下午开始浇水,直到天黑也没能把这2亩地浇完。17日凌晨4点多,周女士接着给地里浇水,后来是她儿子接力。一家三口前后总共花了10小时才将地浇完。而往年雨水充沛,基本不需要人工浇水。

附近一名农户也告诉记者,如果已经播种了的地没有浇水浇透,土里的水在高温天气容易被蒸发消耗,种子就会烂在地里。

当地多名农户说,今年一直不下雨,他们播种玉米的时间已经推迟了超过半个月。要是一直不下雨,等到秋收势必会减产。他们都在等待大雨的到来,让土地喝饱水。

据安徽省气象部门消息,多日来,安徽多地已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缓解旱情。预计6月18日夜里起,安徽全省有强降水过程:19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0日淮河以南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21日沿淮到沿江、22日淮北地区东部和淮河以南有中雨,部分地区大雨,局部暴雨。16日至18日江北大部分地区仍有有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范围缩小,仅淮北北部有35~37℃的高温天气,其他地区最高气温降至32℃以下。22日全省高温天气缓解。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