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的卫生责任究竟是如何落实的?

一截美味的鸭肠、鹅肠,生产过程中究竟能有多恶心?新京报记者暗访发现,在清丰县永官食品有限公司鹅肠车间,工人穿着胶鞋踩鹅肠挤粪便,用血水浸泡染色;而在滨州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鸭肠车间,待清洗的鸭肠被直接堆在地上,与洗地污水混在一起,有工人在洗鸭肠时抽烟,并将抽完的烟头直接扔在盛放鸭肠的筐内。此外,工人还将掉入排污渠的死鸭捞出再送回生产车间,甚至有工人直接向排污渠小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雅士享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处理鸭肠,环境脏乱不堪。图据新京报

客观而言,动物屠宰车间从观感上确实不那么让人舒服,血水、粪便、皮毛、气味等等,存在一定的刺激性、冲击力,也属正常。然而,记者暗访曝光的鹅肠、鸭肠车间,却还是颠覆了公众的一般认知,让人惊呼,也让人难以接受。

鹅肠也好,鸭肠也罢,都是要切成小段、送入口的食物,确保其卫生安全乃是最要紧的事情。特别是雅士享公司生产的鸭肠,流向国内多个省份,部分包装还打上了“免洗”标签。也许,在通过批发、分发进店后,就简单切切直接上桌了。企业竟然以如此原始、粗暴、简陋的方式“践踏式”加工,显然不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

纵览这一事件,尽管事实均已记录在案,历历在目,但仍有若干疑点待解。其一,食品企业的卫生责任究竟是怎样落实的?按说,食品安全卫生是食品行业的生命线,为企业生存计,也应该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从源头把控食材质量,确保每一批次的食材都符合安全标准。然而,在上述两个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显然没把卫生当回事,基本上就是“原生态”操作。

其二,监管责任又是如何落实的?在永官,车间负责人承认卫生环境不过关,去年和今年都被查过;而在雅士享,尽管生产环境恶劣,企业却似乎是当地监管部门眼中的“乖孩子”。这也让人疑惑,当地食品监管部门究竟有没有履职尽责?既然永官两年来卫生环境一直不过关,为何不监督整改?而环境更为恶劣的雅士享车间,又是怎样过关的?监管人员究竟有没有亲自去车间走走?

如果只是空泛地指出问题,却缺乏一查到底的作风,或者无视现实情况,只满足于给企业背书……凡此种种,其结果只能是听任恶劣的生产环境长期存在,持续为市场供给恶心的食物。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无论如何,入口的食物不能随便堆弃在地上,任由人来人往踩踏,更不能与排污设施不加隔离,至于工作人员随意小便、丢烟头,那就更是等而下之的作死行为了。毕竟,食品安全不仅要重视导致食物污染的“实际”,也要重视可能导致食物污染的“过程”。如果过程不清不洁,让人不适,甚至与不洁的环境难以区分,无疑会加大被污染的可能性。

为什么食品行业特别在意相关人员的个人卫生以及健康状况?道理就在这里,任何与食物有着紧密接触的人员、设施、环境等,都是食品安全卫生的第一道关口,守好这道关口,做好食品安全第一步,才能接着往下落实安全卫生责任。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龙之朱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