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是经典的降糖药,但它的其他药理作用也正在不断探索发现当中,有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而有些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对抗癌症的作用。根据不同的研究报道,二甲双胍的抗癌作用主要源自于它对癌细胞代谢的重新编程作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包括与AMPK的激活,mTOR通路的抑制,调节改善炎症反应,以及促进癌症根细胞的死亡等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甲双胍对于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一直以来都是相关研究的热点,一项临床前动物试验严重酒中,二甲双胍减少了小鼠中自发性肠息肉的生长以及增加了结直肠癌细胞对于其他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在该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进行了在结直肠癌人群中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后,显示出了显著的协同作用,比单独使用化疗药物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要更好。

这样的研究结果突出了二甲双胍的多效性,研究者认为二甲双胍在协助治疗结直肠癌的过程中,同时靶向影响了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等多种途径。在5月29日发表于著名学术期刊Cancer(癌症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研究者通过整合转录组学研究,揭示了二甲双胍在结肠癌细胞中抗肿瘤效应背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研究通过对二甲双胍处理的结直肠癌细胞进行小片段RNA和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随后对潜在的小片段RNA-目标基因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经过72小时的二甲双胍处理后的结直肠癌细胞,有大量的小片段RNA发生了显著改变。

研究者同时指出,二甲双胍通过上述小片段RNAs的调节,影响了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这些通路在细胞增殖和肿瘤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这些发现,二甲双胍与标准化疗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评估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协同效应。

在这项研究中,所使用的二甲双胍浓度为2.5 mM,这一浓度在生理上与肠道上皮细胞中的浓度相关,且能够显著减缓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这样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用药剂量的前提下形成的血药浓度,对于延缓改善结直肠癌,二甲双胍就有可能是有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已经确定了二甲双胍能够为癌细胞的RNA充当“断路器”作用,从而关闭某些参与癌细胞生长的基因,而达到延缓细胞生长的作用,这些发现有助于开发新的靶向癌症疗法。

总而言之,此次的体外分子研究中发现,生理浓度的二甲双胍,能够通过阻断和关闭癌细胞的小片段RNA,从而达到延缓细胞生长和过快繁殖的作用,这种作用虽然并不会杀灭癌细胞,但如果能够延缓癌细胞的快速生长,同时再合理配合化疗药物和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作用,那么对于结直肠癌的缓解作用将是更加事半功倍的。

当然,这项研究还局限于自人体中提取的结直肠癌细胞系培养物的体外研究,想要确认二甲双胍抗结直肠癌的重要作用,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特定的细胞途径研究,动物试验研究以及人体临床试验研究,希望后续能够更多的研究,更深入的探究和明确二甲双胍的抗癌作用。

参考文献:

Orang, A.; Marri, S.; McKinnon, R.A.; Petersen, J.; Michael, M.Z. Restricting Colorectal Cancer Cell Metabolism with Metformin: An Integrated Transcriptomics Study. Cancers 2024, 16,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