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好汉来相助,王朝马汉在身边……”也许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都会有一个额头上印着一弯月牙的黑色面庞。

善断冤案,秉公直谏的包公形象,早就成为了大众心中清正廉洁,为民请命的“好官”代表,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经典中的重要文化符号。

包拯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衍生出的各种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中可以说是“少有敌手”,仅仅是元杂剧流传下的17部清官戏中,就有11部的主人公是包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些作品对包拯的描写都十分精彩,却又有各自的特色 ,直到清代《三侠五义》面世,才将包拯的各种民间形象融于一体,并将包拯形象的传播推向了顶峰。

但是历史上的包拯,不仅没办理过经典的“铡美案”,就连开封府尹也只是暂且担任,历史上称为“权知开封”

那么,真正的包拯究竟是什么样子?作为流芳百世的大清官,包拯为子孙又留下了什么宝贵的“财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拯为什么被“黑”?

真正的历史上,包拯不仅和黑完全沾不上边,甚至还是个白面书生。在包拯的家乡,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有一处作为纪念的“包公祠”。

在正殿中,端坐着一尊巨大的鎏金包公塑像,据当地上了年纪的居民讲述,以前的老包公塑像,为白面长须,面容慈祥却又不失威严,应该说很好的再现了历史上包拯的相貌。

可惜老塑像在那场风波中被群众砸毁,如今的我们只能凭借讲述去想象当年包公祠内的样子。不过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在故宫中的一件文物上见识到白面的包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幅包拯像现陈列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南熏殿内距今已经950多年,描绘的是60岁时的包拯,应该算是如今现存的最古老,也最接近历史原貌的包拯“证件照”了。

那么如此“白净”的包拯是如何“变黑”的呢?前面提到过的《三侠五义》与这件事脱不了干系。

因为这本小说将包拯的故事彻底推广开来,书中所描绘的包拯形象,也变成了传播最久、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中写道:包拯出生时“黑漆漆、油亮亮”,到了七岁时,父母索性将包拯改名为了“黑子”。

并且在明清时期,戏曲快速发展,以包拯为蓝本的剧本也层出不穷,而在脸谱的寓意中,黑色代表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这也正好照应了包拯的性格特点。

《宋史》中有记载:“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说明包拯不仅不苟言笑,而且笑起来也十分难看,黑色本就显得严肃与庄重,安在包拯身上可以说是合适的不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孝顺清廉,不畏皇权

虽然包拯的外在形象已经在后世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也是为了更好的彰显他高尚的人格与难得的才华。

公元1027年,宋仁宗天圣五年,28岁的包拯刚刚考上进士,被授任为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

虽然宋朝重视文官,考取功名不如唐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那样难,但凡是考上的,又哪个不是寒窗苦读数十载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包拯终于可以走上仕途,去实现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包拯好像并不怎么在乎这难得的机会。

他以“照养父母”为理由,向朝廷请求将自己安排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经过考量,诏命将包拯调到了和州(今安徽和县)担任监税。

虽然依旧不在本地,但也比去往省外方便多了。就在包拯收拾东西准备动身时,父母又显得有些舍不得他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双亲如此,包拯竟然果断修书,毫不犹豫地向官府辞去官职,全身心地赡养父母。几年过去,在父母相继离世后,他又在墓前搭起草房守丧三年,三年期满仍旧舍不得离开。

邻里乡亲见状都交口称赞,有如此孝子,父母九泉之下也可安眠了。终于,在公元1037年,考上进士整整十年后,包拯才赶赴京城听选,被授任为天长知县。

1041年,包拯被调任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端州盛产的端砚可谓全国闻名,即使在今天,“端砚”二字依旧代表着文房四宝中砚池的最高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砚从唐朝开始,就已经成为向朝廷进献的贡品,到了文艺气息浓厚的宋朝,更成了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们的心头好。

前任的知县在任期间,或多或少都要敛取一些贡数之外的砚,用来上下打点,助力自己升官发财。可是包拯却要求每年只能生产够数的砚台,自己从不染指。

任期结束时,乡亲们感念包拯的付出,作为报答,偷偷地将一方端砚塞进了他的行李,随从知道说出来后包拯必不会收下,就决定行至半路再告诉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船行出几十里后,随从才将端砚取出交给包拯,此时想要掉头回去已经不现实了。包拯拿起来长叹了一声,还没等周围的人阻拦,就将端砚投进了河中。

“离任入朝时,不持一砚归。”包拯以实际行动和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赢得了朝中之人的尊重。

回京后的包拯,因为正直之名广为流传,就被举荐为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纠正刑狱等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任期间,为了惩治贪官污吏,包拯的弹劾书写了一堆又一堆,并且其中不乏皇亲国戚和权贵,街头巷尾甚至还出现了“包弹”的外号。

人们每当见到官吏有贪污或者其他不法的事情后,就会肯定地说:“有包弹矣。”意思是,这个坏东西要被包拯弹劾了。

其中有一个人被弹劾,还在朝堂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有宰相陈执中、贾昌朝的支持和宋仁宗的喜爱,王逵在历任转运使期间,更改各种名录,盘剥百姓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力度之大竟然激起了民变,但王逵不仅没有收手,反而还采取强硬手段,逮捕生事百姓,并且用酷刑审问,民众遭到滥杀者无数。

包拯接连六次上奏请求惩治王逵,宋仁宗都没有理会,直到第七次,包拯直接当面指责宋仁宗:“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言辞恳切犀利,意思是说,你作为皇帝不听忠臣劝告,固执地起用奸臣酷吏,对于王逵这样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可对天下百姓来说,就是最不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廷之中瞬间议论纷纷,各种谣言四起,眼看舆论滚滚而来,宋仁宗终于下令罢免王逵和两位宰相。

还有一次,受到宠幸的张贵妃在宋仁宗面前,为自己家的伯父张尧佐求了个差事,仁宗知道此人并无才华,但是美人在怀,也不好拒绝,就同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