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34年,俞鸿图被腰斩后迟迟没有死去,上半身一直在地上打滚,口中不断发出惨叫声,并用手蘸着自己流出的血在地上写下7个“惨”字,才慢慢痛苦地死去。

但公元 1734 年,京城的天空似乎被一层阴霾所笼罩,突然一行人闯进了俞鸿图家中,将他抓了起来。

“俞鸿图!你可知罪”正在家中的俞鸿图突然听到这句话,那时满头雾水。

“臣一生两袖清风,光明正大,何罪之有!”俞鸿图正气凛然的说道。

可正当他还想自证时,几名衙役却将他扣押,带入大牢。不久后宫中传来消息,雍正皇帝大怒,下令将俞鸿图腰斩。

腰斩,顾名思义,被腰斩的人不会立刻死去,而是会在极度的痛苦中挣扎着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俞鸿图之前,只有四人被处此极刑。

那么俞鸿图为何会受到这样的酷刑对待呢?

俞鸿图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小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聪慧好学的他饱读诗书,凭借着自身的卓越才华和不懈努力,他一步步踏入了仕途,开启了自己的官场生涯。

他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对待每一项事务都极为认真,他的才能和品行也逐渐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誉和认可。

就连雍正皇帝都十分的佩服他,将最需要公平公正的科举考试交给了他负责,而他也兢兢业业,公平公正,在他的监督下,没有任何人敢作弊。就这样过了十余年。

但这次科举考试,成为了俞鸿图命运的转折点。当时,俞鸿图负责此次科举考试的相关事宜,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主持考试经历,能够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他却未曾料到,家中的小妾竟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他人勾结,偷偷在考试中泄题以牟取私利。

这位小妾借口俞鸿图年纪大了,自己需要去陪同,来到了俞鸿图身边进行陪同。

这俞鸿图也是想着,这么多年都没出事,就放松了警惕,虽然明知这不合规矩,可依旧让她来到了自己身边

可这俞鸿图也是没想到,这小妾被外界的利益所诱惑,背着俞鸿图偷偷的将题目抄下来,再借着为俞鸿图修补衣服的机会,将题目塞了进去,准备拿出去偷偷泄题,以谋取巨额钱财。

可谁曾想一位买题人竟不小心喝多了,把这事捅出去了。

俞鸿图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依旧像往常一样兢兢业业地忙碌于考务工作。但当朝廷得知泄题之事后,一场严查风暴迅速席卷而来。最后在俞鸿图衣服里找到了那位小妾抄录的试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鸿图得知此事后,震惊与愤怒充斥着他的内心。他极力为自己辩解,他声称自己是清白无辜的,对泄题之事毫无所知,然而,那些所证据在众人眼中却显得如此确凿,他的辩驳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雍正皇帝龙颜大怒,他虽不愿相信自己看错了人,可事实摆在眼前,于是他下令,腰斩俞鸿图。

俞鸿图被押解到刑场中央,他的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透露出绝望与恐惧,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崩塌。

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俞鸿图的身体瞬间被拦腰斩断。难以忍受的剧痛如潮水般袭来。

他的上半身倒在地上,痛苦地翻滚着。他的口中不断发出凄厉的惨叫,那声音仿佛要冲破云霄。

在这极致的痛苦中,俞鸿图心中充满了不甘和冤屈。他不明白,自己一心为国为民,为何会遭此厄运。

他用自己颤抖的手蘸着流淌出来的鲜血,在地上艰难地写下了 7 个“惨”字。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无尽的悲愤和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俞鸿图死后,雍正皇帝得知这7个“惨”字,他敏锐的察觉这件事有问题,于是下令彻查。

大臣们虽然不解可也只能进行调查,还真让他们查到了,原来俞鸿图真的是冤枉的,真正的泄题人是那位小妾。

雍正皇帝看着这份报告沉默了很久,随即下令给那位小妾处以极刑,并还俞鸿图一个清白。

随后他又想到,如果当初没有腰斩,俞鸿图或许还活着。于是他下令,以后废除腰斩!

在历史的长河中,俞鸿图虽已远去,但他的冤屈和那 7 个触目惊心的“惨”字,将永远提醒着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守护好社会的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