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土地和人口等进行分级管理的一种结构。在我国古代,随着朝代的更替,行政区划经常会发生变化,比如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等。这种变化有时是出于地方秩序考虑,有时又会是因为区域地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鼎定天下后,将甘肃给并到了陕西,把辽宁大部分地区并到了山东。甘肃和陕西还比较好理解,毕竟甘肃和陕西是紧挨着的。辽宁和山东就有些奇怪了,两个地区之间隔着一个个大大的渤海,陆地上并不相连,为何会如此?
辽东和山东同属山东布政使司
一、明朝在元朝行省制上作出的调整
朱元璋刚建立大明的时候,主要精力放在了外部敌对势力上。随着敌对势力逐渐偃旗息鼓,朱元璋开始腾出手来搞各种革新了,其中就有行政区划。他先是换汤不换药,将元朝的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下面是将元朝的“路”改成的“府”,“府”之外还有一些直接隶属于布政使司的直隶州。
“府”下面有属州和县,属州下面也有县,形成了两种制度,一是省府州县四级制,二是省府县三级制。后为避免地方坐大,出于分权的考虑,在布政使司(主要负责民政)之外又设立了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负责地方司法和军事。三司之间是比较独立的关系,互相能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有州有府的明朝
众所周知,“照章办事”不是朱元璋的做事风格,他在三司和地方州府之间创造性地搞出了分守道(主要负责民政,由布政使司管理)和分巡道(主要负责司法,由按察使司管理)制度。每个省(因为元朝的行省制已经深入人心,虽然朱元璋这样改了,但是大家还是习惯称某某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分守道和分巡道。
朱元璋为了让分守道和分巡道之间的关系更加独立,故意将二者的辖区搞成犬牙交错状,比如说甲分守道的辖区有一部分是和甲分巡道重叠,还有一部分是和乙分巡道重叠,甚至还有一部分和丙分巡道重叠。如此下来,分巡道和分守道很难抱团,对地方的稳定算是有一定积极作用。
从行省制到三司制
二、辽东都指挥使司的不同
辽东,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辽宁的东部地区,实际上不止于此,辽东主要指的辽河东部,受辽河的走向影响,不仅涵盖了今天辽宁的东部地区,还有大部分南部地区。朱元璋虽然将蒙古势力逐出了中原,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回到北方的蒙古势力并不是明朝可以说灭就灭的,当时东北地区就盘踞着不少的蒙古军。
相比中原,北方的气候更加寒冷,农耕条件较差,蒙古人本就源于北方草原,对北方的气候比较适应,中原人就不行了,这就决定了即使明军能够在北边打败蒙古军,但是无法长期占领相应的地方。朱元璋在综合考虑之下,决定对蒙古采取一种战略上的守势,从辽东到甘肃,构筑一条漫长的防线来防御蒙古,辽东都指挥使司因此应运而生。
辽东镇属九边重镇之一
不同于其他各省的都指挥使司,辽东都司因为地处北边苦寒之地,辖区内的人口密度很低,而且多是女真人,汉人是少得可怜。朱元璋认为此地的军事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没必要搞什么移民实边,既然没有什么百姓,那么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也没有设立的必要性了。因此辽东虽然在土地面积和各省差不多,但是却只有一个都司。
然而,随着东北地区的局势趋于稳定,辽东地区的人口逐渐得到增长,人口一多,民政和司法等方面的事务就少不了。让管理军事的都司来统管民政和司法,明显是违背了朱元璋“分权”的初衷的。可单独在辽东成立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又好像有些“sha鸡焉用牛刀”的资源浪费了。于是,朝廷上下便决定在辽东搞个分巡道和分守道,受山东的相关衙门辖制。
辽东都司和山东都司
三、陆路没海路好走
受蒙古势力和山川形势的影响,从华北地区到东北地区的陆路通道在明朝时期就一条道稍微便捷点,那就是经山海关入东北。大兴安岭和燕山等大山脉横亘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之间,两大地区之间在当时要想互通,只能沿着大山找豁口,比如古北口道和卢龙道等。
然而这些道路要么是需要在崇山峻岭之中弯弯绕绕,要么是需要在遍布沼泽的河谷之中冒险一搏。唯有山海关这条道一路比较平坦,容易通行。山海关正好处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连接处,由南至北,过了山海关就可以进入东北地区。
“得天独厚”的辽西走廊
山海关,一边是山,一边是海,整条道比较狭长,通道最窄的地方大概只有十来公里。如果是和平时期,狭长的道路倒也没什么,只要平坦好走就行。可当时明朝和山海关附近的蒙古、女真等势力均不是很和睦,一旦蒙古或女真从东、西、北任一方向拦腰截断通道,就很危险了。
相比陆路,海路就没什么外部势力的干扰了。从胶东半岛到辽东半岛,离得近的地方,走海路也只一天就可以到,并且渤海的水情算是比较稳定,风浪什么的都还能克服,再则渤海湾从南到北,分布了众多岛屿,即使途中需要休息或避险,都能够短时间内找到地方,很方便。
走海路是走陆路的十分之一距离
四、山东向辽东输血
前文中提到辽东地区在当时没什么人口,可辽东需要大量的驻军来防御周边势力。因此朱元璋从山东调集了很多士兵到辽东驻防。期间一旦发生兵源不足的问题,朱元璋首先想到的还是从山东征调,那么主要由山东人组建的辽东驻军和家乡之间的感情自然不会轻易被割裂。
驻军规模有了保障,辽东的局势就有了保障,可驻军规模大了后,后勤补给的压力就大了。即使辽东驻军可以通过自力更生来解决一部分补给,但是辽东当时的物产并不丰富,很大一部分还是得依靠朝廷来协调。
养驻军不说,还要养藩王
陆路充满风险,粮道自然不敢轻易放在陆路。倘若放在海路上的话,离辽东最近的是山东。那么就剩下从哪里调粮到山东,然后经山东输送到辽东的问题了。
朝廷遍观辽东周边地区,也就山东要富庶点,且山东不供给自己的子弟兵,谁供给?山东的人在辽东,山东的兵在辽东,山东的粮也往辽东送,辽东离得开山东吗?换句话说,辽东地区当时的大部分人口都是源于山东,让山东的衙门来管辽东的山东人,不正合适?
明朝辽东的卫所驻军分布
结语
综上所述,明太祖朱元璋当时将辽东划给山东,是全盘考虑之下的结果。当时的辽东需要有“省”一级的民政和司法衙门来处理日常事务,可人口基数又不是很需要在其地单设。简单来说,就是有需求,但是需求又不大。
另外,当时从山东到辽东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好,且两地之间的各种来往又比较密切,让山东的民政和司法衙门来管理辽东相关事务,是最好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从辽东划给山东的仅是民政和司法,军事方面和其他都司一样,是直接受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管理的,和山东都司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关系。
参考文献:
《明史》
《明实录》
《中国地理》
《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