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在隋炀帝杨广的统治下,天下苍生饱受煎熬。随着杨玄感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的浪潮席卷全国,隋朝政权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期间,金城的武将薛举也毅然起兵反抗隋朝。他首先成功控制了当地官员,从而掌控了金城。由于薛举的英勇善战和威望,宗罗睺等盗贼纷纷归附于他,势力迅速壮大。在极短的时间内,他成功占领了陇右地区,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与李唐的交战中,薛举把来围攻他的八个总管的军队全部歼灭,获得了一场大捷。可在他离世后,他的儿子薛仁杲成为继任者,局势却发生了逆转。薛仁杲很快就被李世民击败,大好形势化为乌有。这不禁让人深思:薛仁杲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导致他失去了原本的优势呢?

一、薛举势力的迅猛崛起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众多有识之士纷纷加入反隋义军,其中汾阴人薛举在金城崭露头角。他英勇善战,家境殷实,且喜好结交天下英雄,因此在西部边境享有极高的声望。因此,金城府的官员任命他为校尉,赋予他一定的军权。

在隋恭帝义宁元年,陇右地区盗贼肆虐之际,金城令郝瑗紧急召集了数千士兵,并任命薛举为统帅,前往剿灭盗贼。然而,就在郝瑗为将士们设宴犒劳、鼓舞士气之时,意外却悄然发生。薛举与其子薛仁杲暗中纠集了十三名同党,在宴会上突然发难,劫持了郝瑗,并随后将城中的官员们一一囚禁,掌控了局势。随后,他们打开粮仓赈济百姓,这一举措赢得了民众的支持。薛举自称为西秦霸王,并封其子薛仁杲和薛仁越为齐公和晋公,正式成为反隋武装的一股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脱离隋朝后,薛举敏锐地察觉到陇右地区的群盗由原先的敌人转变为了潜在的盟友。鉴于他在金城时期便与宗罗睺等盗贼首领有着良好的旧交,这些盗贼集团纷纷选择加入薛举的阵营,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他的整体实力。

除此之外,陇右地区的羌人首领钟利俗也率领两万人归顺薛举,进一步增强了他的势力。在薛举的领导下,军队迅速攻取了西平、浇河二郡,完全占领了陇西地区。

此后,薛举自命为秦帝,并将其子薛仁杲立为皇太子。在成功占领陇右后,薛举的谋士,即前金城令郝瑗,建议他与梁师都和突厥人联手,共同攻击刚刚占领长安的李渊,以图扩张势力范围。于是,薛举挥师进犯泾州,李渊则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统领八个总管的兵力迎战。

当时,薛举的军队正紧逼高墌,李世民为避免正面冲突,命人在当地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摆出守势。刘文静和殷开山却误解了李世民的意图,认为他过于谨慎,且担心若示弱会暴露李世民患病的情况,对战事不利。因此,他们擅自行动,在高墌西南布阵,试图以兵力压制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举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会,派出部队绕至唐军后方,发动突袭。唐军因此腹背受敌,阵脚大乱,遭受了重大败绩。在这场战役中,八个总管所率领的军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其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和刘弘基不幸在激烈的战斗中英勇牺牲。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李唐一方的实力遭受了重大的削弱。薛举敏锐地把握了战机,成功攻占了高墌,更为残忍的是,他竟利用唐军的尸体堆砌成一座高丘,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炫耀武力,给原本已经低迷的唐军士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薛举能成为乱世中的一方诸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他勇猛和不俗的名望。同时,也得益于当时西北地区混乱的局势。隋朝在这些地区的统治已近崩溃,大量的盗贼成为薛举军队的早期成员。这些盗贼在薛举得势时为他尽心效力,但薛举去世后,这些归属感不强的盗贼也成为导致薛仁杲兵败的关键因素。

二、薛仁杲的性格暴虐,和自己手下离心离德

薛仁杲,他嫡长子的身份,让他从小就和自己的父亲开始征战四方,练就了一身卓绝的武艺。与父亲薛举的豪爽性格不同,薛仁杲性格较为孤僻,他不仅未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甚至与薛举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也难以融洽相处。

薛仁杲的孤僻与残暴紧密相连。在起兵后的一次交锋中,薛仁杲成功俘虏了庾信的儿子庾立。在多次尝试招降无果后,薛仁杲的愤怒达到了极点。他竟将庾立置于炽热的石板上,残忍地将其肉一片片割下,随后分发给帐下的士兵食用。

此外,薛仁杲还表现出了极其贪婪的一面。在成功攻克天水之后,他毫不留情地召集了当地的富豪,将这些富有的商贾们倒吊起来,用醋狠狠地灌入他们的鼻子,以此残酷的手段逼迫他们交出大量的金银财宝。这种行径不仅残忍,也极大地损害了他在民众中的形象。

在薛举去世后,薛举集团的谋主郝瑗因病不起,使得集团势力进一步削弱。而薛仁杲继位后,依然猜忌心重,这使得他麾下的将领更加不愿为他效力,部队战斗力大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李世民与薛仁杲的对峙之际,部分将领由于遭受薛仁杲的猜疑与不信任,相继决定归降唐军,此举对薛仁杲的军队士气造成了显著的削弱。随着李世民的复出,战场上的局势也逐渐向唐军倾斜。

三、李世民的战术奇袭:轻骑破城与薛仁杲的无奈投降

在李唐军队遭遇挫败之际,薛仁杲派遣麾下大将宗罗睺在唐军阵前不断挑衅,请求决战。李世民却命令行军总管梁实坚守不出,即使李唐士兵面临断水之困,他仍旧保持冷静,按兵不动。宗罗睺的部队在多次挑衅无果后,终于按捺不住,对唐军军营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李世民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战机,他巧妙地部署策略,首先派出部队在浅水原筑营,作为诱饵引诱敌人深入。紧接着,他命令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南面与宗罗睺的军队交锋,牵制其主力。同时,李世民亲自披挂上阵,率领精锐大军从浅水原北边发动迅猛的突击,成功地冲散了宗罗睺的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世民并不满足于此,尽管窦轨曾提醒李世民,薛仁杲仍拥有坚固的城池作为防守之地,当前形势不宜冒然行动,但李世民坚信战机稍纵即逝,因此他毅然率领麾下的两千精锐骑兵,决定乘胜追击。他率领骑兵直抵薛仁杲所在的折墌城下。薛仁杲见势不妙,急忙将城外士兵召回城中,准备死守。城中的守军纷纷失去信心,纷纷从城楼上跳下投降。薛仁杲眼见大势已去,只得出城向李世民投降,其麾下的一万余名精兵也归顺了李世民。

薛仁杲等人被押解至长安,最终被处以极刑,标志着曾经横行陇西的地方势力彻底瓦解。

薛仁杲的战败固然有李世民这位强大对手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自身在统治过程中的失误。他对部下的掌控力不足,对将士缺乏信任,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因此,他必须为这次失利承担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