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人为什么这么刚?你去看一下江阴八十一日,就知道这种刚,是有迹可循的!

最近吴克群在江阴开演唱会,因为穿了一件印有“无锡”字样的T恤,然后就被台下江阴观众要求脱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锡”字样的T恤

老吴本来的想法是,我到无锡了,我弄个“无锡”二字,证明我爱无锡,大家作为无锡人,也能跟我共情一下。然而,他根本不了解散装江苏的厉害。

关于江苏,十三太保大家很了解的,但是七十二路反王,你也要了解一下。

就拿全国百强县,长期霸榜一二位的昆山和江阴来说,他们不会说自己是苏州昆山、无锡江阴,也不会说江苏昆山、江苏江阴,而是言必中国昆山,中国江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百强县前一二名

这其中,除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让他们谁也不服之外,历史文化底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地名带山和水的,山南水北则为阳,山北水南则为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南水北则为阳,山北水南则为阴

江阴,就是坐落在长江南岸的这么一座城市。

江阴虽身处江南,却比你印象中的江南人,多了那么一些耿直。所谓“南人北相,吴风燕骨”,大抵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阴在长三角位置

春秋时期,江阴地属吴国延陵,为吴公子季札的封地。季札是春秋末期的一位儒学大师,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与北方的孔子并称为“南季北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公子季札

到了战国时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迁封于江东吴地,江阴属于他的封地。也因此,江阴有了“延陵古邑”和“春申旧封”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申君黄歇

南北朝南梁时期,江阴这个名字才第一次出现。陈永定元年,陈霸先取代梁,封梁主萧方智为江阴王,在江阴郡建江阴国,这也是古代江阴行政级别最高的时候。

此后,江阴建置数经变化,置废分合无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敬帝萧方智墓

实际上,吴人自古尚武,虽然后来逐渐崇文,但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历史上的江阴,仍然需要多次直面来犯之敌。

韩世忠、梁红玉、岳飞、辛弃疾,他们都曾在江阴留下抗金之志。后世江阴抗倭、江阴抗英、江阴抗日,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阴忠义之邦朝宗门

明朝崇祯十七年,甲申国难,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殉国,明朝灭亡,清军随即入关。清军入关之后,把关外剃发易服作为征服标志的这种方法,带入关内。从此神州陆沉,中原板荡,尸山血海,遍地哀嚎。

南明弘光元年夏,剃发令传到江阴,江阴典史阎应元、陈明遇和冯厚敦等人领导江阴百姓,进行长达八十一天之久的反清发剃发斗争。而后无一人投降,城内城外十几万人殉国,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阴抗清三公

与其他官府组织的抗清斗争不一样,江阴八十一日,是一个城市里的平民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清斗争。

《崇祯江阴县志》评价:“不独为礼让之邑,实称忠献之邦,长江底柱,允足表峙东南也”。

江阴百姓不屈不挠,反侵略压迫的斗争,才是民族存亡之际应该有的血性。彼时彼刻的江阴百姓,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其精神,必将万古流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族脊梁

另外,江阴人的性格,还表现在吃河豚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东面江阴人盐其子,槽其白,埋头治食,此俚言所谓‘舍命吃河豚’者耶。”而江阴人徐霞客,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霞客

因此,江阴历朝历代的斗争、探索,塑造了江阴人桀骜不驯,胆大敢拼的精神。比如抓住改革开放的春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对接上海浦东开发等等。很多时候,其他地区可能还在观望,但江阴人已经冲上去干了。

“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江阴的城市精神说明了一切。

凡此种种,才有了今天江阴人比较刚,不服无锡,甚至谁也不服的现象。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