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端午档期内总观影人次948.7万,总场次138.2万场,刷新了中国影史端午档总场次数纪录。尽管如此,档期内三天总票房只有3.83亿,是十年来最差成绩,上映片子票房均无单日过亿,更别说类似《消失的她》这样的爆款,今年市场表现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小博大 差不多的内容

春节档之后,电影市场一直不温不火,除了阮经天的《周处除三害》掀起过观影潮,大多片子都无声无息。

小档期一直是小成本电影主争的,端午档今年上映的题材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青春、犯罪、家庭、动画多种题材,有剧本IP加持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歌主演的家庭片《走走停停》,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的,加上胡歌的号召力是档期内的“一号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犯罪题材港产片《谈判专家》也满足了喜爱动作、犯罪的观影人群。在小孩市场,则有动画片《加菲猫家族》《哆啦A梦:大雄的地球交响乐》。进口片方面有A24战争片《美国内战》和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大制作,但是题材、类型丰富,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国产几部影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扫黑·决不放弃》《谈判专家》《走走停停》纷纷开启了大规模点映,但是口碑、点映票房上来看,效果不大。

截止端午正式开跑前一天,前三部电影电影和预售总票房在4000万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成本电影均想以口碑在市场上占领一定的位置,今年端午评价最好两部电影,《机器人之梦》和《走走停停》,在豆瓣上分别拿下9.0和7.9的高分,但是票房的加持上作用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走停停》靠着口碑逆跌,在端午档后半段发力,最后一天的单日票房已超过《谈判专家》猫眼专业版也将该片的最终票房预测值上调到1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差不多的内容,“菜鸟互啄”的票房成绩反应出当下小成本电影的“窘迫”,无论从电影内容还是题材给观众的一种感觉:可看可不看,究其原因是受众的观影习惯在变,而我们做片的习惯还停留在过去。

内容为王,情绪价值取胜

短视频的飞速发展,观众每天在视频各个平台接受同质化的内容,已经懒的再去深度思考一些东西。我之前提到过,电影用商品的思维去运营就能成功。

这个运营是从前期题材的选择、内容的制作就开始着手于市场,看看观众喜欢什么,什么最售卖。在这一点上,陈思诚无疑是最成功的,他的《唐探》系列,还有《消失的她》都是以小博大,让观众获得了开心、爽感收获了票房。

今年端午档有国外进口的片子,成本高达1.6亿美元的好莱坞动作大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在原本市场表现上都应该有更高的票房,截至目前上映7天也只有3800万票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不难说明国内观影人群、观影兴趣的转变,传统一味追逐大场面、大制作时代已经过去。当下,观众更加注重是否情绪价值到位,能够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产生共鸣、交融和互动的机会。而传统好莱坞是编织了一个“超级英雄”的美梦,细腻的情感和主流价值是空洞和匮乏的。

爆款《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都是以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话题和情绪破局,《周处除三害》的主流价值观即恶人必死,恶人反杀恶人其中也融入了社会题材,以尺度成功破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而易见,用传统的思维做电影已经不行了,下沉市场永远是票房最大的版块,想要收割下沉市场,就要知道、制作和他们相关的电影内容,而非圈地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