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开幕式上,2024全国非遗传播创新案例推介活动顺利举办,现场公布了案例评选结果,浙江省“杭州非遗在亚运会上精彩绽放”“‘浙江好腔调’非遗展演活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陈列布展项目(基本陈列+专题陈列)”“‘温故’非遗展”“‘天下径山 茶道之源’余杭非遗茶生活系列活动”5个项目入选。

杭州非遗在亚运会上精彩绽放

申报单位: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方向:国际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更好地展现亚运形象和城市文化,在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杭州市组织了60余项非遗项目,通过动静结合和演艺交互的展现方式,全面参与到杭州亚运会的文化活动氛围中,如在国际贵宾欢迎晚宴、亚运会开幕式、主会场贵宾厅以及亚运村的“文化屋”和“乐活市集”中举办展陈体验、展演售卖活动,向各国来宾近距离感受杭州非遗的独特魅力。杭州非遗在亚运会上的精彩展现,让中外媒体聚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浙江好腔调”非遗展演活动

申报单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申报方向:展示展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传统戏剧剧种丰富、形态多彩。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浙江省地方戏剧振兴计划》和《浙江省濒危剧种守护行动》,扎实推进浙江传统戏剧非遗项目的保护。

从2014年开始,浙江省已经连续十年组织开展“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示展演系列活动,为推进浙江地方传统戏剧项目的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陈列布展项目(基本陈列+专题陈列)

申报单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申报方向:展示展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陈列布展项目以“人与过程”为核心理念展开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突破既定的边界,探寻建设一个无界的、与生活紧密融合的、有温度的“活态”展馆,让公众在参观中感受非遗的温度和情感,并将对非遗的感知与日常生活建立连接。

项目采用“1+nX”模式组织展览,即1个基本陈列“越山向海”以“一条逻辑主线+三个文化空间+若干互动体验”的总体思路从整体上呈现浙江非遗样貌;“X” 个专题厅,以常设单元形式展现浙江非遗的精华,包括“知者创物——传统手工艺专题陈列”和“姹紫嫣红开遍——传统戏剧专题陈列”。“n” 指馆内设置的多个特色空间,包括传统表演艺术厅、教育拓展教室、衍生品空间等。

“温故”非遗展

申报单位: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方向:展示展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故”非遗展是宁波市非遗保护中心创新打造的非遗系列展览品牌。2017年至今共推出30期展览,包括专场特展、中外交流展览等。

“温故”,以“品牌化的活动、现代性的传统”为总体思路,打造城市非遗展览IP,内容从手工艺延伸到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俗等非遗项目,以“非遗+”的内容创新思维,广泛链接城市历史、文化、旅游、时尚,见人见物见生活;展览形式以更具当代审美的展陈设计,多元化的手段,立体展现传统非遗的全新魅力;展示空间由专业展馆拓展至景区、商圈、乡村,走向公众生活。该展览集合非遗课堂、互动体验等活动,融入创意市集、快闪展等,使之更加深入当下生活,从而形成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

“天径山茶道之源”

余杭非遗茶生活系列活动

申报单位:杭州市余杭区文化馆(杭州市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方向:社会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系列活动聚焦系统性保护,以径山茶宴为引领,联动传统制茶、茶习俗、茶礼、茶器、茶点、茶服等非遗项目,跨界共创,鲜活展现“茶道之源”非遗日常生活图景。

推出“非遗茶生活”市集及时尚秀、腾讯游戏IP联名活动,精准定位年轻化传播;以“主播+展览+购物”模式,举办非遗主题购物节,推广“径山禅茶之旅”非遗游线,推出传统工艺联创作品,促进非遗社会多元业态。

内容综合自浙江非遗、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杭州市文化馆、宁波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