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出高温橙色预警,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山西、内蒙古、新疆、海南等多地气温飙升至35℃以上,其中河北、新疆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甚至超过40℃。高温天气下,人们为了降温而贪凉饮冷,这容易引发“热伤风”,即夏季感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度贪凉易引起热伤风

夏季天气炎热,为加快体内散热,人体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以增加排汗量。这时如果通过吹空调或电扇、喝冷饮、冲凉水澡等方式来消暑降温,就会导致毛细血管突然收缩,机体平衡紊乱,汗液不得外泄,热积聚于体内,就容易引起“热伤风”,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等症状。

热伤风的防治措施

生活方面: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劳作,每天要保证8小时睡眠,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

饮食方面: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饮食均衡,少辛辣和冷饮。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用冷水洗澡、冲头,不淋雨,不在空调房里长时间停留,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由于身体适应性差,由冷到热或由热到冷的环境,要有一个缓冲时间,才不易得病。

药物治疗:中医认为,热伤风多是由于机体感受风热之邪,或是在体内蕴火的基础上感受风寒邪气,致使肺失宣肃,从而出现一系列热象和表证症状。如出现发热、头痛、咳嗽、咽痛、舌苔黄腻、乏力等症状,可用连花清瘟治疗。该药组方中既有连翘、金银花、石膏、薄荷脑等清热药物,同时又配伍了麻黄、苦杏仁、广藿香等辛温药物,在发挥“清瘟解毒,宣肺泄热”药物功效的同时避免寒凉伤身、温热上火,具有“清而不过凉,温而不助火”的特点。此外,方中还加入了大黄通腑泄肺,使体内毒邪尽快随大便排出。红景天扶补正气,调节免疫,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在高温天气下,我们应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和治疗热伤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应对夏季的高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