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是进行水下远距离探测、通讯的有效手段。随着水下声呐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下装备的声隐身性能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在水下装备壳体外表面贴覆水声吸声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其声目标强度,减少被敌方主动声呐发现的概率。水声吸声材料通常需工作在一定水深海洋环境中,水下装备下潜深度每增加100 m,静水压力增加1 MPa。在高静水压力下,橡胶等高分子聚合物会变“硬”,同时材料内部的声学结构也会发生变形,导致吸声材料对入射声波的损耗能力大大降低,低频吸声变差。水声吸声材料在高静水压下实现低频宽带吸声一直是该领域的难题。随着水下装备下潜深度的不断提升和声呐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声吸声材料在高静水压下的吸声性能要求逐步提高。

国防科技大学赵宏刚团队在《科学通报》撰写评述论文,介绍了当前水声吸声材料在静水压下的分析方法,总结了材料的主流吸声机理以及静水压力对吸声的影响,并从材料设计方面综述了抗静水压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静水压力下吸声材料的研究趋势和挑战。

主要趋势和挑战包括:

(1)在吸声材料分析方法方面。在静水压力条件下,大多数理论研究只考虑材料(含内部声学结构)的几何变形而忽略基体材料参数变化,或者对材料几何变形和基体参数变化分别进行研究,再综合分析水声材料在不同静水压下的吸声性能。实际上静水压下材料几何变形和基体参数变化相互耦合。因此,建立高静水压力条件下更准确高效的声学分析模型和分析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

(2)在水声材料吸声机理方面。随着静水压力的升高,水声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普遍下降。因此,如何实现高静水压下材料的低频宽带高效吸声,需要在借鉴新型声学超结构对低频声波调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低频吸声机理,并综合现有机理研究,通过多机理耦合设计,拓展水声吸声频段,丰富水声吸声机理。

(3)在吸声材料设计方面。目前大部分静水压力条件下的水声吸声材料设计工作均在4.5 MPa以下进行,在高静水压力(4.5 MPa以上)下水声材料往往低频(1 kHz以下)吸声性能不足或仅局限于理论阶段,实现高静水压力下低频宽带吸声的水声材料设计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设计更为抗压的基体材料和声学结构可以提升静水压力下水声材料的抗压吸声性能,但如何兼顾材料的抗压性能和低频宽带吸声仍是该领域的瓶颈问题。

韦叶金, 赵宏刚, 王洋, 等. 静水压下水声吸声材料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2024, 69: 2368–2379,

doi: 10.1360/TB-2023-1070

转载、投稿请留言

| 关注科学通报 | 了解科学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