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哈尔滨旅行,当地人都会推荐吃点啥呢?

有人推荐“东北大菜F4”:酸菜炖白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有人推荐“油炸双雄”:溜肉段和锅包肉。其中,锅包肉是一顶一的“流量担当”,慰藉了一个个热爱美食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知道吗?6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到哈尔滨时,点名品尝了这道菜,还留下了不错的评价。这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9年,在全国机械化的热潮中,周总理来到哈尔滨视察工作。他从省、市领导的汇报中得知,哈尔滨刚刚研制成功的包饺子机正在三八饭店投入使用。那是一个全部由妇女经营的饭店,而且机械化程度很高。

周总理听了很感兴趣,便表示要去看看,还亲自点名让三八饭店的女厨师做一个“锅包肉”。

然而,当时三八饭店成立时间仅一年多,且女厨师也都只会做些简单的家常菜,根本没人会做锅包肉。情急之下,三八饭店主任于秀莲以及女厨师班翠霞等人赶到哈尔滨名厨郑义林家中连夜学艺。郑义林急中生智,让女厨师把胡萝卜裹上淀粉下锅练习。如此反复,天亮之前女厨师终于掌握了锅包肉的炸制火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着这外焦里嫩的锅包肉,周恩来总理非常满意:“可别小看这道菜,它的价值也同样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点。”

周总理对黑龙江的感情很深,生前曾多次来到这里。

1917年

周恩来到哈尔滨

协助邓洁民筹办了东华学校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开辟了阵地

1918年4月1日

东华学校在哈尔滨道外区正式落成

从此

这里成为了

聚集培养大批

进步青年和革命者的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东华学校

1920年

周恩来向东华学校的师生

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传播了进步思想

1928年

周恩来秘密经绥芬河

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

绥芬河老火车站不远处的

一座充满俄式风格的建筑

就是当年他在绥芬河出入境时的落脚点

当地人称之为“大白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

周恩来总理记挂在东北白山黑水间

苦战14年的革命烈士

到东北烈士纪念馆敬献花圈

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他关心黑龙江发展建设

多次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

调研考察,指导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962年6月,周恩来观看齐齐哈尔马戏团演出后与小演员亲切握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962年6月,周恩来在哈尔滨电机厂视察。他指出,全场干部、群众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克服困难,努力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962年6月,周恩来视察第一重型机器厂时,与青年工人亲切交谈。

原文综合来源:东北网、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

本文来源:CCTV国家记忆

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