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评定军衔的负责人赖传珠带着一份名单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说:“主席,上将军衔的名单已经拟定完毕了,请您过目。”

毛主席拿过名单看了看,没找到心里那个名字,顿时脸色一沉,说:“李克农怎么不在里面?他难道没有资格被评为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赖传珠听后有些犹豫地说:“主席,关于李克农同志的军衔我们也考虑了很长时间。他之前工作特殊,但大家一直认为他没有上过战场,评为上将恐怕很难服众啊!”

毛主席摇了摇头,说:“看来你们是不了解他啊,如果没有他,我和恩来早就没了,多少共产党人都活在他的保护伞下啊!”

赖传珠瞪大双眼,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李克农不是负责情报工作吗?怎么能够保护毛主席和周总理呢?

见了赖传珠的表情,毛主席有些痛心,连党内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克农情报的重要性,更别说普通群众了。毛主席对赖传珠招了招手让他坐下,一起回忆曾经的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克农

拯救党中央

李克农1899年9月15日出生在安徽芜湖市,1917年在北京参加《通俗周刊》的发行工作,后因为张勋复辟,被迫回到家乡。“五四运动”后,李克农参与领导学生运动,1926年年底加入共产党。

1927年4月18日,国民党芜湖右派策划反革命政变,李克农获得情报,令中共芜湖特支以及共青团芜湖地方执行员的主要骨干得以安全撤离。

这是李克农送出的第一个情报,而他之后的工作大多数都是围绕情报工作展开的,他送出的情报,挽救的同志不计其数。

1929年12月,李克农经组织批准考入国民党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后来担任电务股长。同年国民党秘密组织特务组织,徐恩曾担任调查科主任。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三人打入敌军内部并组成党的特别小组,李克农担任组长。

刚入职的时候,李克农表现得既精明又能干,因此很快就获得了俆恩曾的信任。那个时候只要俆恩曾到上海公出或者个人玩乐,大多都是由李克农安排的,这也令国民党很多机密都落入李克农小组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克农还和俆恩曾的机要秘书钱壮飞设下一个计谋,最终令俆恩曾的密码本被钱壮飞所掌握。

李克农小组取得的情报,有效地配合了当时红军作战的需要。而中央红军之所以能够粉碎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围剿”,一方面是毛主席等人的正确领导,另一方面则是李克农情报小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后叛变,钱壮飞得知后当即将这一消息通过李克农和陈赓汇报给中共中央。

当时周恩来负责上海的情报工作,他立即将警报分送到中央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妥善保卫了党中央机关的安全,令党避免了一场严重的大破坏和大灾难。

1935年9月,在中共中央和张国焘对红军长征前进方向发生严重分歧的时候。为了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毛主席和周恩来率领红一、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李克农在这次行动中表现十分突出,也保卫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脱离危险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李克农担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此时党中央坚决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不久后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成立了,周恩来担任主任,李克农则担任周恩来的助手。除此之外李克农还协助周恩来举办训练班,着重做了被俘的张学良亲信之一东北军团长高福源的工作,令高福源的思想觉悟提高。高福源同意回去做张学良的工作,后来在他的帮助下张学良同意和我党进行会谈。

1936年2月,李克农作为代表和张学良在洛川进行谈判。临行前,周恩来嘱咐他:“根据目前的形势和军事情况,这次和东北军谈判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也有一定的危险和困难,你们一定要有所准备。”

周恩来强调说:“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一定要力求成功,谈不成的话也不能伤了和气。”

李克农和张学良的会谈进展得十分顺利,3月7日李克农一行人离开洛川前往山西石楼,向毛主席、周恩来等人汇报了谈判的情况以及张学良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

3月27日,中央召开会议,决定由周恩来全权代表中央,和李克农再次前往延安与张学良谈判。

谈判开始之前,李克农向周恩来汇报了上次洛川会谈中,曾和张学良谈论过“反蒋抗日”问题的详情,并估计张学良在这次谈判中还会提出类似的问题。

会谈中,周恩来就这一问题和张学良交换彼此的意见。周恩来和李克农回到瓦窑堡后,在政治局会议上汇报了谈判的情况,还专门谈到张学良关于“逼蒋抗日”的建议。

中央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根据当前的情况决定从“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爆发后,李克农担任中共代表团秘书长,协助周恩来、叶剑英进行工作。当时西安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群众思想混乱,国民党特务更是频频活跃,企图挑拨破坏。

李克农积极收集国内外的情况反映,然后提供给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参考,为和平解决西安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张国焘

和张国焘玩“捉迷藏”

1937年4月8日,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担任秘书长的李克农突然收到一封电报:“张国焘假借祭黄陵的机会,擅自前往西安,并不住办事处!”电报中还说国民党方面已经安排张国焘乘坐汽车前往汉口。

李克农接到这一电报后连忙将情况反映给周恩来,并决定在汉口截住张国焘。当天晚上李克农等人前往火车站,准备拦截张国焘。然而随着旅客一个个走下,他们始终没有看到张国焘的身影,于是只好返回办事处向周恩来汇报。

李克农猜想:“恐怕是因为林伯渠知道张国焘要坐火车去汉口,张国焘担心我党有人去接,便又返回西安了。”周恩来点了点头,说:“有可能,这样吧,你们明天再去一趟。”

4月9日,李克农等人再次来到火车站,但非常可惜的是他们还是没有见到张国焘。4月10日,仍空手而归;4月11日,李克农说:“我们今天再去看一次吧,一定要接到张国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1日,当火车缓缓驶进站,旅客们一个个走下去的时候,大家终于在最后一节车厢发现了张国焘。李克农连忙走上去,客气地说:“张副主席,我们是周副主席派来接您的。”

张国焘的脸上瞬间流露出惊恐的表情,而站在他身后的两名国民党特务也不敢轻举妄动。李克农等人将张国焘和他的警卫员请上车去办事处,但张国焘执意不肯去,一定要住在外面。

周恩来等人对张国焘进行了耐心地批评和劝说,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但非常可惜的是张国焘去意已决,不管周恩来说什么话他都听不进去,还多次借机逃跑。

李克农和张国焘就在武汉街头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而张国焘每次都会被李克农找到,并进行新一轮的劝告。中央最后决定给张国焘三条出路:回延安工作;向党请长假,休息一段时间;永久开除党籍。

张国焘最终选择了第三条,而他叛变后仅被安排在戴笠手下做特务工作。几年后,张国焘和李克农还正面对抗过,张国焘唯有叹息一声:“碰到李克农,算我倒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蒋介石

摸清蒋介石底牌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主力部队很难在短时间内调往各地战场,战略态势对国民党十分不利。为了争取时间备战,蒋介石分别于1945年8月14日、20日和23日连发三电,力邀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共商国是。

毛主席早就料到蒋介石“假和平、真备战”的伎俩,于是他一面给蒋介石回电:“我将考虑和你见面”,一面将担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的李克农叫来说:

“蒋介石发电要与我和谈,这件事并不意外。在‘七大’上我就说过,谈是一定要谈的,但他们不会有诚意,谈拢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的。不过既然人家已经发了邀请,我们怎么能不去呢?现在你需要尽快搞到他们的情报,摸摸蒋介石的底,看看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李克农准确预料到,国民党延安驻地最近肯定会和重庆方面就谈判有密电往来。离开毛主席的住处后,李克农迅速组织情报系统日夜监听国民党的电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频繁的密电来往,李克农终于摸清了蒋介石的底牌:

如果毛主席不去重庆的话,便向大众宣布共产党拒绝和平,如此一来便将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如果毛主席来了,刚好通过谈判对他进行施压,并逼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同时拖住毛主席,争取时间进行全面内战的准备。

李克农将这些情况汇报给党中央和毛主席,为了争取和平,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决定:“既然蒋介石假意邀请,那我们便弄假成真,来个出其不意,以便夺取主动权。由毛主席偕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前往重庆,进行和谈。”

跟随毛主席一起前往重庆的中央警卫团的战士们,感到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特别是担任主要警卫任务的龙飞虎、陈龙等人,他们的耳边不由自主地响起李克农的话:“此次任务关系重大,如果国民党特务掏出手枪,那不是你们的罪过,但如果他们的子弹打出来,我可要你们的脑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安机场上停了一架国民党飞机,李克农一直守在机舱口,无关人员不得登机,他默默地望着龙飞虎等人,眼中也充满了叮咛之意。李克农深知中央作出这一重大决策和自己提出的情报有直接关系,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

毛主席站在机舱口,向李克农伸出宽厚的大手,李克农紧握不放,他真希望毛主席能在最后一分钟改变主意,尽管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李克农心潮奔涌,此时只是轻轻地说了句:“主席,您要多保重啊……”便哽住了喉咙。

毛主席幽默地说:“克农啊,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次去重庆刚好可以和分别20年的蒋介石见见面,有什么不好的!你看看,你们都用这咸豆豆送我……”

28日晚上,重庆林园官邸,蒋介石频频举杯向毛主席敬酒,脸上露出略显尴尬的笑容。因为国民党的情报机构在毛主席登机前,还向蒋介石汇报:“毛泽东是不会来重庆的!”而毛主席最后给蒋介石的复电,则是在飞机上发出的。

此时毛主席也在笑,笑容中包含了他对李克农情报工作的满意和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了协议。根据双方协议,在北平成立军事协调处执行部,负责调处国共双方军事冲突,监督双方执行停战令。

当时担任中央情报部副部长的李克农跟随中共代表团前往北平,担任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和其他同志都居住在翠明庄,而翠明庄内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由国民党特务充任的,因此中共代表团的行动基本都在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中。

随着军调处工作的开展,中共代表团与中央以及各根据地的电信联系大大加强,但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也给电台和机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情报工作成为国民党特务破坏的重点,也是共产党方面工作的难点。

对于国民党特务的监视,李克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第一、将电台和机要科集中在翠明庄的南楼,派专人把守,不允许闲杂人员出入;
第二、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一律自理生活,不允许饭店内的“服务员”擅自进入南楼。

“服务员”无法进入南楼,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总是想方设法进入南楼窥探。面对这一情况,李克农下令:跟踪严防。于是不管这些“服务员”走到哪里,他们的身后总有专人跟随,也令这些“服务员”无法自由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克农和邓颖超

为了能够从中共代表团的驻地搞到有用的情报,“服务员”打扫房间的频率变高,他们企图从垃圾中找到一丝情报。李克农知道国民党特务的小伎俩后哈哈大笑,随后吩咐工作人员:“我们可以略施小计,戏弄他们一下,比如说用小纸片随便写个数字或者是像人名的字样,然后放在衬衫口袋里,故意让他们找到。”

李克农自己也经常在一些纸片上写写画画,然后将纸片撕碎扔进纸篓中。李克农笑着说:“这些特务肯定会将纸片拿走,既然他们对这方面有兴趣,那就让他们拿回去好好研究吧,反正他们闲着也没事干!”

李克农从未带兵打过仗,但却被授予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败逃台湾的国民党保密局头子毛人凤担任局长,他一直想施展本领,从而赢得蒋介石的赏识和信任。1949年12月,毛主席第一次出访苏联,当毛人凤得知这一消息后,便以为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人凤

毛主席的专列刚出发,毛人凤就和手下密谋,制定了制造第二个“皇姑屯事件”的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命令潜伏在东北的特务,组织地下技术纵队从两翼包抄,围堵毛主席的专列,破坏长春14号铁路桥,并在哈尔滨车站埋下定时炸弹;
第二套方案则是利用潜伏在北京天安门附近南池子的“万能潜伏台”进行指挥,伺机行动。

在毛人凤密谋方案的同时,李克农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具体商量如何破获“万能潜伏台”的问题。不久后,“万能潜伏台”的台长计兆祥被我军逮捕。

李克农对计兆祥说:“你不用害怕,我今天是来看你发报技术的。”紧接着他让计兆祥用原来的口吻,给毛人凤发去一封特殊的电报:

“毛人凤先生,被你仿佛吹嘘的‘万能潜伏台’已经被我党缴获了,少校台长计兆祥束手就擒。今后,贵局派遣的特务我们将悉数收留,可惜的是不能当面道谢。告诉你,现在给你讲话的是李克农。如果你率部投降的话,我李克农可以保证你们的安全,对了,发这封电报的人就是计兆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人凤收到这封电报气得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是他并没有绝望,因为他还有第一套方案。于是毛人凤让电报员回电:“李克农是吧?你给我走着瞧,看看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没过多久,一架没有标志的飞机盘旋在离哈尔滨不远的山林上空,两只降落伞从飞机上悄悄落下。当降落伞一落地,早已埋伏在地面的我方人员就将其逮捕。

根据从计兆祥处截获的电报,此二人就是毛人凤派来领导东北技术纵队进行暗杀活动的人。他们供认:将于第二天上午在哈尔滨松花江饭店和东北技术纵队碰面,并代表国民党保密局给有关人员发布委任状,奖励有功人员。

第二天清晨,在松花江饭店的某个客房里,毛人凤的特派员张大平和于冠群与东北技术纵队司令员马耐接上了头。不过令马耐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个“张大平”并不是真的张大平,而是由我方情报人员假扮的。

寒暄几句后,马耐便将东北技术纵队170人的花名册交给我方情报人员。就这样,毛人凤的第一套方案也被李克农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朝鲜战争爆发后,李克农曾给朝鲜提供过不少情报,也得到了毛主席的夸奖:李克农干得很不错!

当双方准备谈判,毛主席在考虑我国参加谈判班子人选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李克农,并要李克农坐镇开城。毛主席对李克农说:“是我点了你的将!”

当谈到交换战俘问题的时候,美国曾提出无理要求并采取拖延手法。谈判桌上双方对峙,谁也不肯退让。此时李克农也在默坐沉思,当有人问他该怎么办的时候,他在一张纸上写了三个字:坐下去。

这场沉默持续了132分钟,直到美国人顶不住才宣布休会。当轮到中朝代表主持会谈,双方代表刚刚落座,又立刻宣布休会,只用了25秒,也令美国人处于震惊之中。

拖是谈判中的技巧,快也是一种谈判技巧。李克农将这两种方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弄得美国人不由得深深敬畏李克农的胆识和机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进入到最后签字阶段的时候,为了避免对方可能破坏谈判,李克农提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双方司令官不到现场签字,停战协定由双方首席谈判代表签字后立即生效,然后各自向自己的司令官送签并互换文本。

李克农的创意也得到中朝两国最高决策层的首肯,美国对这种巧妙做法也是欣然接受的。这样一来,也保证《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的顺利进行。

说到这里,毛主席不再继续说,只是轻轻地看了一眼赖传珠,说:“你觉得以李克农这样的功劳,能否服众?能否被授予上将军衔呢?”赖传珠此时早已是满眼泪水,听了毛主席的话更是羞愧难当。

赖传珠是一位在前线打仗的将军,尽管他打了许多胜仗,但从未对后方做情报工作的同志说过谢谢。赖传珠心中有愧,他激动地说:“能!怎么不能!谁要是不服气,我第一个不同意!”

毛主席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赖传珠的肩膀,说:“他们做情报工作的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处境,这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但我们不能对此无动于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带兵打过仗的上将。

由于李克农长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工作,因此他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1962年2月9日,李克农因病逝世,享年62岁。

向李克农等工作在后方的情报工作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