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现已进入汛期,工程进度慢不得。”进入6月中旬,四川渠县城区上游的白碛滩,大量机械设备和工人配合密切,正全力推进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建设,场面火热。施工技术人员林帅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9%。

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是交通运输部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推进的160个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到2.7亿度,渠江达州段157.5公里航道也将全线达到内河Ⅲ级航道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枢纽实景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已开工建设两年半

今年枯水期施工任务提前完成

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以航为主、航电结合,兼具防洪、改善城市水环境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功能。2022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的两年半时间以来,该项目一直备受关注。

“航运工程项目,在枯水期抢抓施工进度特别重要。”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技术部副部长林帅介绍,按照今年的全年施工计划,他们赶在汛期到来之前,采取水下工程和岸上工程同步推进的办法,提前完成了今年的枯水期施工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规划效果图。曾业 摄

“‘5孔泄洪闸’和全年围堰填筑,是枯水期的重要施工节点。”林帅告诉记者,“5孔泄洪闸”完成施工后,可以保证渠江顺利行洪过流,同时,也能为发电厂房和船闸施工以及右岸二期枯水围堰的施工提供必要条件。

“4月29日,在汛期来临前,我们完成了右岸‘13孔泄洪冲沙闸’过流验收工作,标志着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圆满完成‘二枯期’重要建设任务。”林帅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9%。当前,他们仍然在抢抓好天气,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发电厂房施工现场。曾业 摄

降低汛期施工风险

水文误差控制在50厘米以内

渠江,由巴河、州河汇聚而成,每年5月至10月的汛期,渠江防洪度汛风险较大。要保证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平安度汛,科学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要完成的围堰项目,横向为土石围堰,纵向为混凝土围堰。这样的分期导流布置,可以保证我们的基坑施工全年不受渠江水流影响。”现场施工人员介绍,岸上的工地和右岸横向围堰之间,他们在枯水期架设了钢栈桥,围堰上游临时堆场的土石方,可运往横向围堰的基坑进行填充,以保证整个项目防洪度汛屏障的构筑——其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泄洪冲沙闸和施工钢栈桥桥墩。曾业 摄

封面新闻记者从施工现场获悉,项目部专门编制了防洪度汛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向渠县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备。同时,与达州市水文站、气象局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实现了每次降水前23至75小时对洪水进行预测,降水中和降水后均开展洪水滚动预报。

“前几次降水,我们通过与水文站不断校对预报数据,成功地将预报误差控制在了50厘米以内。”现场施工人员介绍,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发挥联动机制的优越性,同时与上游水电站开展联防联控,错峰调洪,减轻项目防洪风险,确保整个工程的总体进度如期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邻渠县城区的项目施工现场。曾业 摄

为千吨级船舶开路

将打通渠江航道最后的瓶颈

渠江风洞子航运枢纽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40.35亿元,资金来源包含四个部分:中央补助资金9.56亿元、专项债券8亿元、贷款10亿元、企业自筹12.79亿元。该项目于2022年1月全面开工建设,计划工期1800天,预计2026年10月竣工。

“风洞子航运枢纽工程建成后,渠江上游千吨级的船舶,可进入长江黄金水道,真正实现通江达海。”渠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渠江干流航道上起达州南门口,下至重庆合川的渠河嘴,全长360公里。

在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中,渠江(四川段)全线规划有金盘子、舵石鼓、风洞子、凉滩、四九滩、富流滩共六个梯级,目前除风洞子外均已建成。渠江风洞子航运枢纽工程,是渠江达州至广安段航道开发方案中的第三个梯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俯瞰发电厂房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风洞子航运枢纽工程可渠化航道57公里,届时,渠江达州段157.5公里航道将全线达到内河Ⅲ级航道标准。”渠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打通渠江航道最后的瓶颈,提升达州—广安—合川航道等级,加快沿线城镇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