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卧铺车厢又起争端,近日,乘客郭女士反映,她在乘坐T35次列车卧铺时,一名男子深夜在铺位上脱光衣服、面对着她裸睡,期间还不断弄出声音吸引人注意。郭女士拍下证据后报了警,最终工作人员给她更换了铺位,乘警则对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

6月16日,铁路公安发布警情通报,男子吕某某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铁路公安机关已对其处行政拘留5日。

这一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建议列车实行男女分车厢,还有网友称,每张卧铺设置一个小床帘,可以起临时阻断的作用。对此,12306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列车车厢没有设置男女分车厢。“之前也有乘客提过类似的建议,我们都反馈给了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处理。”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寻求列车工作人员的帮助并报警。

火车卧铺车厢之所以屡屡产生类似争议,是因为这是一个兼具公共性和隐私性的特殊空间。作为一节火车车厢,毫无疑问这是公共场所。但是,作为一个睡眠场所,卧铺又极其需要隐私保护。两种属性交织在一起,则很容易引发冲突。

不久前,一名女士在网上吐槽年轻人在卧铺下铺挂帘子,不让70岁老人坐,她还对着正在下铺挂帘子的年轻人进行拍摄,呼吁网友们评评理。这个视频引发激烈争议。令人意外的是,网友并没有一边倒地支持视频拍摄者,反而有很多人表示,“让你坐是人情,不让你坐是本分”,质疑这名女士是道德绑架。

去年8月,“火车下铺能坐吗”成为热议话题,有网友表示自己购买到卧铺火车下铺车票时,常有其他铺位乘客坐在自己的床上,自己不喜欢但又不好意思拒绝。自己买的下铺不想让别人坐,行不行?

类似的争议并不能仅仅看作个案,其背后隐藏着相同的逻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个体权益越来越重视。特别是隐私权等过去相对被忽视的个人权益,越发成为“敏感地带”,容易引发冲突。实际上,对个人权益的尊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不过,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和观念的分歧等原因,不同群体对同一事件的看法往往不同。

回到男子在卧铺脱衣的争议,这当然是个体极端事件,不具有普遍性。目前铁路公安机关已经依法对他进行处罚。但是,由这一事件引发的关于隐私权的讨论,却值得重视。

从现实条件来看,一些网友呼吁的“男女分车厢”操作难度较大,而且也容易引发次生问题,比如,一家人想乘坐同一个车厢怎么办?当车票特别紧张、但男女车厢乘客分布不均时又该怎么办?再比如,既然男女可以分开,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把带小孩的乘客与其他乘客分开?类似的话题都不止一次在舆论场上引发讨论。相对而言,在卧铺车厢安装床帘或许是个更具可行性,也更能被各方所接受的方案。

无论结果如何,铁路部门都应重视乘客的呼声,因为这反映了新形势下乘客对于出行服务的新的需求。人们希望在火车车厢等公共空间,也能受到相对较好的隐私保护,希望同车出行的乘客行为更有边界感,让旅途更加舒适……每一条“网友建议”都值得认真对待,每一次热点事件的发生,都是铁路部门自我检视的契机。铁路部门应看到背后的“群众期待”,并积极研究改进服务。如此,才能不断与时俱进,以更优质的服务满足公众需求。

特约评论员 土土绒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