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也出现了不少贪生怕死投降变节之辈。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抗战时期被国民政府或中共处决的将军级军官就有数十位,其中有官至战区司令的上将,也有师长旅长团长的少将。

国民政府处决的就有山东省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和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二级上将韩复渠;第39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中将石友三; 第69军教导师师长,中将石友信;第79师师长,中将段朗如;第93军军长,中将陈牧农; 浙江省三区(绍兴)行政督察专员兼,中将保安司令邢震南;东北军骑兵第4军军长,中将檀自新; 167师师长,中将薛蔚英;电雷学校教育长.,中将欧阳格等数十位。

中共方面处决的则有: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红28军创始人,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高敬亭;河北游击军第8路军总指挥刘克忠;冀中供给部部长熊大缜;冀中人民自卫军政治部主任李晓初;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参谋长杨万林;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段世曾;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一师长高顺成;第5路军副总指挥张静明等。由于中共军队没有实行军衔制,因此这些高级干部都没有军衔,但与国军比较而言,至少都在少将以上。

这些被处决的将军们,有的叛国投敌,有的是不服命令,有的是临阵退逃,大多数死有余辜。但也有一些将军被杀得颇有争议,甚至有些已经证明杀错了,得到平反。现在我们就来了解部分有争议或冤死的将军,让我们更深入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击毙二级上将韩复榘传奇

韩复榘,字向方,河北霸州人,1890年出生。韩复榘幼时家境尚可,因此得读几年私塾,之后家境衰落,19岁就离家闯关东自谋生路,彼时军阀混战,恰逢北洋第二十镇招兵,韩复榘毅然报名吃了军粮,被编在第四十协八十标第三营,冯玉祥为营长。由于韩复榘外表斯文且略通文墨,深得冯玉祥喜爱,让他做了司书生,大概就是文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韩复榘跟着冯玉祥军阀混战,冯的军旅生涯不断发迹,官越当越大,韩复榘很会打仗,攻城略地,很快成为冯玉祥得力干将,职务也一路飙升。到了1927年,韩复榘就做到了第二集团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被称为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

随着官越当越大,利益纠葛也越来越多,韩复榘与冯玉祥逐渐产生了矛盾。1928年,韩复榘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师师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奉命进攻河南,击溃奉军,遂受命担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此时冯玉祥免去了其师长职务,由此韩复榘心怀不满,矛盾进一步加深,起了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之心。1929年5月22日,韩复榘与石友三联合发出通电,表示“维持和平,拥护中央”,接受了蒋介石第三路军总指挥的任命,从此,与冯玉祥公开决裂,这种背叛,直接导致西北军事集团走向了衰落之路。

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与汪精卫等党魁联合反蒋,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韩复榘被老蒋任命为“讨逆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率部开赴山东,与自己的前主子冯玉祥刀枪相见。这场混战很快以冯阎等战败而告终,韩复榘为老蒋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功臣蒋让其坐镇山东,当上了省主席,韩复榘开始了对山东长达八年的统治。

在山东主政期间,韩复榘作为一个多面性复杂人格,做了不少坏事,如捕杀过不少共产党人;也做过一些好事,如发展地方经济,兴办教育,整顿吏治等,使山东实力不断增长。由于韩复榘喜好我行我素,又好卖弄文墨,那时正值新旧文化交替之际,由此闹出不少奇闻趣事,尤其开会讲话,口一张则原形毕露,信口雌黄,粗俗不堪,搞得听讲者愕然,哗然,昏昏然。故此,人称韩复榘为“相声主席”。

网上流传最多的是他在齐鲁大学校庆的讲话,站在讲台上,挺胸凸肚威风八面颇有学界泰斗风范,师生们起初肃然起敬,但其一开口就漏了草:

“诸位,各位,在齐位,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有个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敝人也实在很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来训一训,兄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应该互相谅解,因此兄弟和大家比不了。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学科学的,学化学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笔筒里爬出来的,兄弟我是炮筒里钻出来的,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蓖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象……就象……对了,就象对牛弹琴。”

开场白之后开始转入正题,说今天要说“三个纲目”,大致意思是:第一个纲目,蒋委员长提出的新生活运动,他举双手赞成,但有一条不同意,就是“行人靠右走”不妥,大家都靠右走,左边让给谁呢?第二个纲目,北京东交民巷做了那么多外国大使馆,就缺俺们中国的,由此可见中国之弱,兄弟我想不通;第三个纲目,学校的篮球赛,十来个人穿着裤衩抢一个球,很不雅观,学校为啥这么穷酸?明天到我公馆去领笔钱,多买几个篮球,省得你争我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三个纲目,韩主席扬长而去,留下一屋子“茂盛”的师生不知所以然。你说这“单口相声”说的好不好?但这不是相声,是韩主席的心声哈,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弄得师生们愕然之后暗暗哑笑,又不敢真的笑出来,现场就充满了一种怪异气氛。

但不管如何,在这位相声主席的治理下,山东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和发展,综合实力还是越来越强。韩复榘野心也随着山东实力增长开始膨胀,言行也日益狂妄,不断扩充军队,肆意截留地方税收,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有了搞独立王国的倾向,由此与蒋介石的矛盾逐步加深。

老蒋开始防他一手,一方面削减了其军队实力,将其十个师的建制削减成五个,抽调走了三个甲种师和两个乙种师;另一方面不断压缩其军饷,直到后来分文不给。韩复榘也不示弱,直接赶走了政府的税务官员、财政特派员、盐运使等,就剩没有通电宣告独立了。

蒋韩矛盾让驻守在山东周边的日军看到了机会,不断派人与韩复榘联络,游说其宣布独立,加入华北五省三市“自治”。韩复榘既不想做汉奸,也不想与日本人闹翻,因此就与日本人虚与委蛇,答应考虑考虑,态度阴阴阳阳打马虎眼。如韩复榘真的倒向日本人,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老蒋接到韩复榘经常与日本人暗通款曲的情报,很是担忧,对他的狂妄行为也就没有过于追究和逼迫。

后来西安事变爆发,韩复榘积极通电支持张学良、杨虎城的兵谏行为,又在蒋介石心中扎下了一根刺,认为此人素有反骨,对其恨意更甚。抗战爆发后,韩复榘部开始与日军作战消耗损失较大,被打怕了,后来为了保存实力,对日军进攻再也不作奋勇抵抗,只是应付周旋,甚至不战而退。

1937年12月,日军开始进攻济南,老蒋发急电要求韩复榘不得放弃济南。而韩复榘非但很快退出济南,还节节败退,很快就将济宁、兖州、曲阜等地送入敌手。韩复榘的顶头上司,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气急败坏心急如焚,电令韩复榘务必坚守泰安,结果老韩回了一电:“南京不守,何守泰安”,意思是你老蒋南京都丢了,我老韩就不能丢泰安?

之后,韩复榘很快将部队 撤到了曹县一带,从而造成了津浦铁路至徐州一带两侧毫不设防的局面。这种擅自逃跑行为,让抗日战场局面大大有利于日军,由此引起了国府高层震怒。李宗仁将韩复榘的回电转给老蒋,状告韩复榘不听指挥,要求务必严惩。而韩复榘这种逃跑行为,也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愤怒,蔑视其为“飞将军”。但韩复榘却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悔意,还振振有词地说:济南比南京晚了十天失守,不该先问山东的罪吧?

到了此时,老蒋似乎还没有对韩复榘起必杀之意,是韩复榘秘密与四川省主席刘湘等联络,准备将部队撤到大后方,联合发起发动反蒋运动的企图,成为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老蒋接到密报后大为震惊,下定了处决此人的决心。但要除掉这样一个军力雄厚的地方大员绝非易事,弄不好导致部队哗变造成分裂或投靠日军的局面,后果不堪设想。最终,老蒋定下了“鸿门宴”的捕杀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