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2年,毛主席沿黄河视察工作。期间,毛主席到百姓家讨水喝,农妇问道:“斯大林没和您一块儿来啊?”

这个问题让毛主席哑然失笑,随后作出回答。

毛主席是怎样回复的,老妇为什么会这么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怎么没同来?

1952年10月,毛主席乘坐专列从北京出发,视察山东、河南等地的黄河。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10月底,毛主席到达河南郑州。赶了一天的路后,工作人员都劝毛主席休息一下,再开展工作。

毛主席摇摇头,表示工作可不等人。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毛主席沿路视察工作。一边走一边讨论着黄河治理工作。

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后,毛主席有些口渴。当地干部王化云对附近很熟悉,于是他带着毛主席来到附近的一户百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已经天色稍晚了,光线有些暗。农妇没有认出毛主席,只是打来水给他们喝。等到毛主席抬头接过水碗,那农妇才惊了一下。

“呀!您是毛主席吧,我刚刚没认出您来,您可别怪我。”

毛主席笑着接过碗,和农妇攀谈着:“大娘,我看你院子里晒着玉米,今年收成怎么样啊?”

“挺好的,都挺好的,托了共产党的福啊。”

毛主席就这样一来一回的和农妇聊着天,在那个比他大不少的农妇面前,毛主席倒像是个温柔的长者。

这时,那农妇突然问了一句话,令在场的人都安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斯大林今天怎么没跟您一块儿来啊?”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安静了,就连毛主席都哑然失笑。随后,毛主席用一句话回答了农妇的话,幽默的化解了情况。

毛主席说了什么呢?当时毛主席为什么要视察黄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十分看重黄河,在自己的诗《沁园春.雪》中就专门提到了黄河。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甚至毛主席还说过这样一句话:

“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的民族。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藐视,就是不可以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在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毛主席如此看重黄河,除了对它特殊的情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河的影响非常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记载,黄河自先秦到民国这2500年之间,一共决溢了1590次,改道26次。每一次都给黄河沿岸的人民带来了重大的灾难。

除了自然灾难,有一次黄河决堤却是人为的。

1938年,日军进犯河南,来到开封一带。国民党部队和日军在此处展开了兰封会战。

但是因为蒋介石临阵换将,指挥不得当,导致作战失利。眼看着日军步步紧逼,此时有人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个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抵抗住日军继续进犯的脚步,蒋介石采取了部下的建议,将河南郑州以北的郑县花园口黄河大堤掘开了。

日军确实没再向前,但是周围的人民却遭受了灭顶之灾。

蒋介石在决堤之前没有通知周围的百姓。大堤掘开后,导致周边44个县被淹,几十万百姓失去性命,一千多万百姓流离失所。给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而花园口决堤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如此。在此后的5年内,此处爆发了两次大旱灾。随后河南更是爆发了大饥荒,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被活活饿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百姓的生活,解放战争期间我党就在黄河故道两岸建立了解放区,想要治理黄河问题。但是因为国民党在治理方案上与我们意见不合,一直捣乱。

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后,我们才得以腾出手来治理黄河。

毛主席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就提到过:“一定要把黄河治理好。”

为了解决黄河问题,毛主席构思出了一个治理黄河的工程,“引黄灌溉济卫工程”。

在构思方案的同时,毛主席想要亲自前往黄河流域视察一下情况。

谁料这时候主席突然病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为了人民日夜操劳,因为工作量过大病倒了。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想去视察黄河流域的情况。

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十分心疼毛主席的身体,他们建议毛主席休息一段时间再启程。

为了不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担心,毛主席同意过段时间再去。

但毛主席心里日夜挂念着人民,没过多久他又提出要去视察黄河。

幸好毛主席身体强壮,休息一段时间病早就好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也明白,以毛主席的性格,这件事如果不办成,他的心里一直牵挂着。

于是1952年10月,毛主席利用中央批准他的休假时间,坐上了专列,前往黄河流域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亲自规划了此次视察的路线,第一站是山东济南,随后再到江苏徐州的黄河沿岸视察,最后到河南的开封、郑州及安阳。

来到山东济南一带,毛主席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对黄河沿岸进行视察,期间,毛主席语重心长的说道: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是如果不治理好,它就会变成一条害河。一定要治理好它,不要再让它给人民带来任何伤害了。不然,我是睡不着觉的。”

随后,毛主席再次乘坐专列继续向前,来到江苏徐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这里,徐州市的干部到车站迎接主席。看到毛主席,他们上前解释:“主席,不好意思我们事先不知道您要来,所以没有准备。”

毛主席笑着说:“我就喜欢听没有准备的工作汇报,这样才是真实的。”

随后,毛主席一刻也没有歇息,就来到黄河故道考察。在看到两边光秃秃的地时,毛主席若有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毛主席提出了很多实质性的治理建议,可以让当地百姓种一些果树,这样不仅防风沙,还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说完这些,毛主席继续说道:“我这次来就是看看黄河的治理情况顺便看看当地的风景,现在看也看完了,我就不多打扰你们了。”

随后,毛主席一刻也没有停歇,继续坐上专列出发到河南。

徐州当地的干部本来已经给毛主席准备好了休息的房间。没想到毛主席竟然工作完直接走了。

为了节约时间,毛主席直接在火车上查看资料。看到毛主席这样辛苦,身边随行的工作人员都劝毛主席休息一下,毛主席却摇摇头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毛主席的专列来到河南兰封车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毛主席坚持在列车上就地休息。

当地的干部听说后不同意,怎么能让毛主席在列车上休息呢?

但是毛主席特意交代,如果今晚在开封住下的话一来一回太浪费时间了。

当地干部一想觉得毛主席说的有道理,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毛主席在列车上休息啊。于是,他们提出带毛主席到附近的百姓家里借宿一晚。

毛主席更不会同意了,此时已经是晚上了,如果到百姓家势必要打扰人家休息。

就这样,毛主席为了既不耽误时间,又不打扰老百姓,宿在了列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早上六点,毛主席早早的收拾好了。他走下列车和当地的百姓打招呼,关心他们的生活。

当地百姓看到毛主席的到来,激动的落下眼泪。毛主席对于人民来说是伟大的领袖,但是见到毛主席后,人们觉得他不仅高大伟岸还很有亲和力。

看到旁边的玉米堆,毛主席笑着拿起一穗玉米,关心的问旁边的百姓们今年的收成怎么样,问他们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随后,毛主席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前去查看黄河大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陪同毛主席的干部名叫王化云,王化云在水利部颇有建树,正因如此,这一次他才有机会能为毛主席介绍当地黄河大堤的情况。

毛主席很关心下面的干部人才,他听说过王化云的名字,知道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

起初,王化云见到毛主席有些紧张,导致现场氛围有些凝重。

毛主席见此调侃道:“王化云,你的名字取的很好啊。半年化云,半年化雨。老百姓的风调雨顺就靠你了。”

毛主席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活跃了,王化云也不紧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后,此时天已经有些黑了。毛主席有些口渴,王化云主动提出带毛主席到附近的农户家休息一下。

院内农妇正在剥玉米,听到动静过来开门。

王化云笑着对农妇说:“婶子,我们想在你家讨口水喝。”

农妇把他们引进门,就到后院取打水。

等她倒水的时候,才发现那人竟是毛主席。农妇高兴坏了,毛主席到自己家里来。农妇赶紧拿出家里的鸡蛋,想给毛主席做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赶紧摆手拒绝,随后亲切的问:“婶子,你家几口人啊?”

“俺家就三口人,儿子跟他爹赶集卖货去了。多亏了共产党,俺们老百姓才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俩人一来一回互相问候着,气氛十分融洽,这时,农妇突然又问毛主席:“毛主席,你今天没带斯大林来啊?”

农妇之所以会这样问,其实是因为当时中苏关系很好,好多照片上毛主席和斯大林都同时出现。

农妇语出惊人,在场的人都尴尬了。毛主席哑然失笑,片刻后回道:“斯大林有些忙,路太远,这次没机会过来。下次我和他一块来看您。”

毛主席幽默的化解了尴尬,农妇朴实的答应,惹得在场的众人哈哈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尾声

毛主席身为伟大的人民领袖,他的心中始终装着我们老百姓。正是在毛主席的光辉的照耀下,我们才能享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