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航海事业繁盛,各国的彩色宝石、玉石随着商船进入中国。长沙博物馆正在展出的珠宝首饰品类展中,约300件典藏珍宝展示了中西方文化交融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执行策展人 马湘蕾 :这套头面是以金为质地,在上面再镶嵌玉石、红宝石、蓝宝石等不同彩色的宝石。因为,当时的航船前往东南亚以及西亚等相当远的地方,带来了许多域外的彩色宝石,最终也就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在装饰品上运用这些宝石镶嵌的社会风尚。

航海与贸易的持续推进,让中国本就丰富的宝玉石储藏更上一层楼,明清时期的珠宝镶嵌工艺迅速发展。这件明代的“金镶宝累丝五凤冠”装饰元素十分丰富,包括牡丹的花形,还有龙、凤、蝴蝶等各种形态的装饰,运用了累丝、锤揲等多种复杂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执行策展人 马湘蕾:它镶嵌的宝石不仅数量多,而且保存状态也非常完好。据专家推测,这些宝石来自缅甸的彩色宝石,所以在这件作品之上,我们也能够见证到当时明代海上贸易的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艺术品的持续外销也让西方人认识、了解了中国文化。这两件来自法国的化妆盒,大约是1920年的作品,设计上就富含中国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执行策展人 马湘蕾:这件作品呈现出中国山水画的图案,第二件化妆盒是曾经在我国清代非常流行的“寿”字纹的一种装饰方式。这样的艺术装饰风格,实际上也是体现出中国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同时也呈现出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