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7年凌晨,日军来到这个村庄,把人们聚集到广场上大喊:“你们谁能说出抗联的位置我赏500大洋,如果说不出来就把你们全都枪毙。”一旁的汉奸随着放了几声枪。

村民们谁都没有说话,他们狠狠的瞪着日军。

就在日军气急败坏想要开枪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了声音,“太君,我知道!”

在其他人唾骂声中,那人带着300名日军,向大雪茫茫的森林深处走去。当他走后,村民们却露出了担忧的神情

那人是谁?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日军去找抗联?

这天拂晓,日军军官带着300名日军来到村子。他得到消息称这个村子有人偷偷和抗联有联系。

老百姓被从被窝里揪出来,到村子的打谷场上集合。

日军军官旁边的翻译向村民们传递着日军军官的话:“太君说了,他知道你们当中有人和抗联有联系,但是他现在都既往不咎了。你们谁能说出抗联的下落,赏500大洋谁能带路找到抗联,赏1000大洋。”

日军军官又叽里咕噜的说了什么,汉奸继续翻译道:“太君还说了,要是你们谁知道,但是不肯说的,就只有一个下场。”随后,他向着村民的方向放了几声枪。

百姓们谁也没有说话,大家都恶狠狠的瞪着日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村民们的反应,日军军官决定给他们一些教训。几个反抗激烈的村民被绑了起来,日军走到他们面前:

“只要你们说出抗联的下落,我就可以放了你们。”

这时,人群中传来了声音,“太君,我知道抗联的下落。”

大家都回头看那个叛徒是谁,那人却丝毫不在意。

他一脸谄媚的跑到日军军官面前,

“太君,我之前被迫给他们送过粮食,所以我知道他们的营地在哪里。”

那汉奸一脸不信,“你说你给抗联送过粮食,难不成你跟他们是一伙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君您有所不知啊,抗联抓了我一家老小,我被逼无奈才给他们送粮食。”

日军军官对此将信将疑,但是他觉得自己带着那么多人,手里还有枪,量他也没有胆量反抗。

这时,那人又一脸谄媚的问:“太君,只要我带你们去,你们真的给我1000大洋吗?”

那日军军官一听笑了,“现在就可以给你一半,等见到抗联再给你另一半。”

其他村民听到后义愤填膺,纷纷唾骂,“呸,平时人模狗样的,没想到竟然在关键时刻为了钱当叛徒。”

看到群情激奋的村民,日军开始相信了。

在那人的带领下,300名日军走向白雪茫茫的森林深处。

当他们走后,原本群情激奋的村民纷纷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那人是谁,难道他真的是叛徒吗,事情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拼出一番事业

那个说要带日军去找抗联的人名叫黄有,是当地地主。和别的地主不同,黄有在当地百姓口中的评价很高。

不同于别的地主,黄有的钱都是自己一笔一笔打拼出来的

黄有的父亲也算是个小地主,所以黄有从小吃喝不愁。但是和别的富家少爷不一样,黄有一直想要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不想成为靠父母的啃老族。

黄有20岁的时候,到了结婚的年纪,父母想要给他张罗房子娶媳妇。但是黄有却拒绝了, 他不想要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黄有听说黑龙江汤原县土地肥沃但还没开荒,于是他便有了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地区在清朝属于龙兴之地,不允许百姓随意开发。但是随着后来人多地少,为了土地问题人们的反抗情绪越来越浓厚。

于是在1908年,开始鼓励老百姓在东北汤原地区开荒。

黄有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兴奋,他早就想有个地方能够让他大展宏图了,如今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黄有说服父母后带着启动资金孤身前往汤原县开荒。他雇佣了很多农民,自己也亲自下地开荒。

没几年,黄有就已经有5000亩地了,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地主。地主都是遭人唾骂的,但黄有的口碑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地的口碑

黄有虽然是个剥削人的大地主,但是他相比其他的地主却是对百姓很好了。黄有收取的地租比其他地主低很多,碰到谁家有困难,他也会主动送东西送钱慰问。

一次碰上灾年,百姓们的庄稼收成都不好,卖掉庄稼的钱连家里几口子吃饭的不够,更别说还得给黄有交地租了。

眼看就要到了收地租的日子了,百姓们个个都愁的在家里叹气。

这个时候,黄有派人来一家家的通知,今年的地租减半。虽然还是得交,但是这一减半,就解了燃眉之急。

因为这件事,大家都给黄有起了个外号,叫他“黄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抗日队伍慷慨解囊

“九一八”事变后,黄有勇敢的站出来,支持抗日。在抗日方面,黄有从不吝啬。

无论是哪支抗日队伍路过东北地区,黄有都会给他们送去粮食和物资。只要是抗日的哪方面需要钱、需要物资,黄有都会慷慨解囊

1934年春天,汤原县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黄有得知后,立刻捐赠了粮食、马匹和枪支。

时间一长,当地百姓都被黄有这种抗日情怀感动,称他是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有并非追逐名利之人,他之所以支持抗日,完全是因为抗日救国情节。

在支持各种抗日队伍的过程中,黄有发现并非所有的抗日队伍都是好的。有些队伍只是打着抗日的名号要钱。

后来,黄有发现共产党的队伍是真心抗日的。于是他赶着一辆马车,带着一箱子银元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

之后,黄有经常给抗日联军送粮食和物资,每当打仗的时候,黄有还会提供钱财支持。

如此看来,黄有又怎么会为了区区1000块大洋出卖抗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鬼子进村

1937年腊月,日军得到消息称汤原县的百姓和抗联有联系。于是这天凌晨,天还没亮,日军军官就气势汹汹的带着300名日军来到了这里。

他们把所有百姓都从被窝里揪出来,赶到了村里的打谷场上。

“这大冷天的不让人搁家谁家,又要闹哪样啊?”

“谁知道呢,看这小鬼子又搞什么幺蛾子。”

见台下的百姓一直在吵闹,日军军官冲着下面放了几枪。百姓们丝毫不惧,他们瞪着台上的日军军官,看他要放什么狗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军官对着百姓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旁边的汉奸翻译立马狗腿子的说:“太君说了,谁能说出抗联的位置,赏他500大洋,谁能带着我们去抗联的位置,赏他1000块大洋。”

台下的百姓没有人说话,正当日军气急败坏想要杀人时,黄有说话了。

“太君,我知道抗联的位置,我带你们去,真给那么多钱?”

其他百姓听到后,开始唾骂黄有。但是黄有仿佛没有听到一样,毅然带着300名日军走向了大雪茫茫的森林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有挺身而出

黄有身为一名爱国人士,怎么可能真的带日军去找抗联呢?但是看到日军气急败坏,想要伤害百姓,黄有绝对不允许。

于是他挺身而出,假意答应日军的要求,带他们去找抗联。其实内心在疯狂的想对策,把这些小日本都解决掉。

黄有想到了各种对策,但是都不太实际,毕竟他一个人怎么可能对付300个持枪的日军呢?

这时,天上突然飘起了大雪,黄有想到了对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有看看天气,又看看只穿一身棉衣的小日本,他打算把这些日军带到林子里,让他们感受一下东北“凉爽”的天气。

小兴安岭的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50度,黄有打算带这些日军去那里好好欣赏一下中国东北的美景。

等小日本被冻死的时候,黄有再跑回来。

黄有带着这一大堆日军,像遛傻子一样让他们在林子里乱窜。

小兴安岭丛林茂密,再加上这场天赐的大雪,黄有打算把这些日军往林子深处带,到时候自己再找机会逃跑,就不信他们能活着走出林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连续走了一天一夜后,日军的粮食已经消耗完了。此时,日军军官也意识到不对劲了,“你滴,到底知不知道抗联在哪里?”

黄有立马做出一副被吓到的样子,“太君英明啊,抗联怕被发现,所以把营地建在了林子里面,特别隐秘。”

又继续走了一天后,他们终于看到了一个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房子后,日本人兴高采烈的扑了过去,但是过去之后,他们才发现那房子竟然是空的。

日本人气急败坏的对着黄有大骂,黄有解释道:“太君息怒啊,这里之前是抗联的营地。但是他们后来转移了。新的营地就在前面了,再走一天路程就到了。”

日军一听还要再走一天路程,此时天已经要黑了,他们的粮食也消耗完了。于是,日军决定在此处休息一晚后再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晚上,连续走了几天路的日军呼呼大睡。黄有趁机跑了出来。

尽管他早有准备,一直在保存体力,但是终究抵不过寒冷的天气。黄有倒在了雪地了。

这时,恰巧有两位抗联的战士路过,认出了倒在雪地的黄有,把他带回了营地。

回到营地后,黄有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抗联的战士们,那些日军的位置。还打趣的跟抗联战士们说:“可以去铲冰雕了。”

当抗联的战士们到达黄有给出的位置时,看到了300多个被冻死的日本人。

黄有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保护了村子里的百姓们。可他自己却因为在雪地里冻的时间太长,伤情太过严重,最后壮烈牺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尾声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了无数抗日英雄。他们当中不仅有在前线和敌人血战的,更有像黄有这样的平民英雄,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