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2012年的一天,清华女硕士唐婧跳楼自杀,消息一出,世人哗然,因为没人理解未来可期的她,为何会如此潦草的结束自己的人生。

就在警方对这件事情进一步展开调查时,又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在大约10年时间里,唐婧的姐姐、母亲,接连去世,并且都是自杀!

警方甚至怀疑过唐婧的父亲,但最后发现,唐婧母女三人的确是自杀,可这个家里的三位女性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1

2000年的那个春天,对唐家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好年景,两个女儿在高考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个被北大录取,另一个则被清华相中。

作为父亲的唐英,自是喜出望外,对两个女儿能够如此出人头地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在他眼中,女儿们前程似锦,必将有光明的未来在等着她们。

就在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像晴天霹雳,狠狠地击碎了这份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唐英按时下班回家,却发现妻子倒在客厅地板上,面色惨白如纸,身体不住地抽搐。

他惊慌失措,立即将妻子送往医院,但所有的努力都已于事无补,医生判断,妻子是服用了浓盐酸中毒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噩耗无疑是当头一棒,将全家人重重击倒在地,喜悦的氛围顷刻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悲伤与痛苦。

唐英痛不欲生,他和妻子的感情一直很好,两个女儿也都是优秀的孩子,家庭生活美满幸福,妻子怎么会选择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疑问如同一根尖锐的钢钉,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无论如何也无法拔出。

警方对这起离奇的死亡案展开了全面调查,但却一无所获,他们仔细查阅了妻子的社交圈和家庭关系,都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根据亲友的证词,妻子生前也从未表现出任何自杀倾向,这起案件就这样陷入了僵局,最终被判定为一起自杀身亡的单纯案件,但真正的死因却仍是个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母亲的离世无疑给唐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姐妹俩却以出乎意料的成熟和勇气,共同渡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在彼此的鼓舞和支持下,两人不仅没有在悲伤中沉沦,反而更加亲密无间,努力把剩下的家人团结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们深知,唯有以母亲的期望为动力,用自己的努力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才不会辜负母亲的深切期望。

渐渐地,姐妹俩开始着手为父亲物色合适的新欢,希望能让他不那么孤单,经过一番精心挑选,她们最终将目光落在了一位王阿姨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王阿姨不但人品过硬、做事体贴入微,而且对唐家的遭遇也有着深切的同情心,就在姐妹俩的全力运作下,王阿姨很快就被父亲纳入了家门,成为他们的"新妈妈"。

那天,当父亲带着王阿姨回家时,他显得有些拘谨和不好意思,生怕两个女儿会反对这门亲事,毕竟,母亲才离世没多久,他就另娶新欢,确实有些仓促。

但出乎他的意料,姐妹俩不但没有任何微词,反而热情洋溢地欢迎王阿姨加入这个家庭,甚至还亲自为她准备了一份厚礼,表达了他们的诚挚欢迎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亲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姐妹俩的人生渐入正轨,大姐唐婕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努力,最终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京城的一个公务员职位。

小妹唐婧则进入清华大学深造,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令人刮目相看,两姐妹各自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前景一片光明。

就在大家以为一切终于重新步入正轨时,命运却再次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2009年起,事业有成的唐婕竟然开始出现莫名的焦虑和失眠等状况,最终被确诊为严重的抑郁症。

每当就诊时,唐婕都是痛苦万分,而父亲更是握着她的手,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治疗好女儿的病,他时刻陪伴在唐婕身边,生怕她一个人会出什么事。

可是,尽管父亲的用心良苦,唐婕最终还是难逃一劫,在一次家人的疏忽下,选择了轻生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婕去世的消息无疑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在清理她的遗物时,父亲在她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原来,这一段时间以来,唐婕一直在偷偷停止服药。

这个残酷的现实让父亲痛苦万分,他悔恨交加,痛失爱女,更令人揪心的是,父亲在此时竟然第一次意识到,年轻时离世的妻子,很可能也曾经遭受过同样的抑郁症的折磨,才会选择了自杀的结局。

这个惊人的发现,犹如一记重锤,将他狠狠击倒在地,他几近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运的是,王阿姨一直体贴入微地陪伴在丈夫身边,用自己的关爱和支持,渐渐将他从阴霾中拉了出来。

在妻子的精心呵护下,父亲终于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暂时走出了痛失爱女的阴霾。

然而,当他终于有足够力量思考唐婕自杀的根源时,一个更可怕的噩梦就此开始笼罩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一开始对于妻子和孩子的死,让他时刻提心吊胆,生怕历史会在小女儿身上重演。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虑,唐英专程找上了一位精神科医生,请教抑郁症的遗传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的回答令他喜忧参半:抑郁症本身不会直接遗传,但患有抑郁症的家属,其后代发病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出10%到30%。

唐英当时只关注了"不会遗传"这一重点,却对"家属高危"的警示忽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运的是,唐婧是个清华高材生,不久后就结识了大学同窗好友赖俊,两人一见倾心,相识相知后很快就缔结良缘。

婚后,赖俊工作勤恳,对唐婧体贴入微,两人恩爱有加,唐英对这个女婿也是十分放心。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唐婧突然打来电话,语气低沉地说最近总是睡不着、无精打采,唐英吓得六神无主,唐婧的症状与当年大女儿唐婕如出一辙,他生怕历史会重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英连忙带着自己的女儿却医院减产,最终唐婧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需要有家人24小时密切关注。

赖俊当时满口应承,向唐英保证一定会全心全意照顾好唐婧,但危机时刻,赖俊竟然弃唐婧于家中前去办事,将她托付给自己年迈的母亲照看。

最终,唐婧被负面念头折磨,最终在一次老人疏忽的间隙,从27楼的家中一跃而下,终年仅2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噩耗传来,唐英当场就晕倒在地,六十余岁的老人再也承受不住如此重创。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需要坚持下去,在参加完女儿的葬礼后,唐英便前往女儿他们家中收拾东西,而这次让唐英觉得自己女儿的死和女婿脱不开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唐英发现了赖俊的手机,上面保存了一些赖俊与一位女子的通话,二人的语气极其暧昧,这让唐英感受到了赖俊的背叛。

之后他又发现唐婧病重之时,赖俊却酗酒赌博,从未尽到应尽的护理之责。

愤怒与失望交织在一起,他决定为女儿讨回公道,他在律师的建议下,唐英精心整理了所有的证据,包括那些刺耳的录音,一纸状书将赖俊告上法庭,索赔69万元精神损失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庭上的较量犹如一场无声的战争,赖俊辩称自己的行为是为了避免唐婧的情绪波动,他试图用开解的方式缓解她的痛苦。

庭审伊始,赖俊矢口狡辩,推卸责任于唐英身上,他声称自己之所以未将唐婧送医,是为避免刺激加重她的焦虑。

又狡称尊重唐婧意愿,并未有护理不利之举,赖俊百般狡辩,言语狡黠,企图为自己开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唐英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时,一纸遗书出现,令人震惊。

遗书中,唐婧只字未提父亲唐英,仅对赖俊表达感谢,这引发外人质疑,唐婧是否与父亲存在隔阂,一度怀疑她是否因父亲"过度操劳"而自杀。

遗书内容违背常理,令人质疑唐婧当时的心理状态,赖俊趁机狡辩,声称唐英"过度干预"加重了唐婧的焦虑,是祸根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抑郁症专家对此进行分析,表示唐英劝医出于好意,希望维护女儿健康;赖俊开解妻子亦无不当,只是因认知存在差异,方式步调有偏差。

双方初衷皆无错误,但最终结果令人痛惜,两人的观念不合,反而诱发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法院最终驳回了唐英的索赔诉求,尽管赖俊从法律层面获得"胜利",但他万分痛惜爱妻自尽,今后的生活将失去意义,金钱于事无补,怎能弥补亲人离世的创伤?

走过这一遭,唐英和赖俊恐怕从此再难回归平静,亲人离世,是人生最大的悲伤,失去挚爱,他们这一生都将伤心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这起悲剧折射出一个社会现实: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仍未获得足够的重视,医患家属之间在认知上存在鸿沟,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惨剧。

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患者及家属意识到及时就医的重要性,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渭南政法——2022-05-12《2012年,清华女硕士跳楼自尽,调查发现,家庭女性都因自杀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